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7年·第2期

做一个温暖的法制节目主持人

——专访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齐奇

思 涵
2017年02月28日11:10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编者按:广播电视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在新的媒体时代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给电视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传播、串联、互动、交流等作用将体现得更加明显。主持人担负着正确引导舆论和传播知识的重任,不仅需要有很高的政治素养、文化内涵、语言能力以及超强的心理素质,还要培养自己独特的主持风格,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和文化需要。她主持庭审类法制节目12年,对法制类节目主持炉火纯青,对中国法治进程也有很深的体会。她不断学习提升,不断探索实践,将貌似枯燥的法律节目故事化,其思想智慧和主持经验给人以很多的启迪和影响。她懂得把握主持中的共性,也能更好地发挥个性,主持大气、理性,有活力,更好地诠释着“互联网+”时代主持的体验化、互动化、多元化特征,被观众啧啧称赞……她就是中央电视台法制节目主持人齐奇。

齐 奇:女,北京市人,中共党员,现为中央电视台《庭审现场》《我是大律师》《小区大事》栏目主持人。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后在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进修。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央电视台任社会与法频道节目主持人,主持庭审类法制节目12年,主持的《庭审现场》是社会与法频道高收视的金牌节目,被评为2011年度中央电视台品牌栏目及2012年度全国十佳法制栏目。主持的《我是大律师》获第22届全国创新法治栏目二等奖。曾主持2017年春节特别节目《我们和好吧》以及第一届、第二届《全国公诉人与律师电视论辩大赛》《社区英雄》《暖春行动》等。热心公益事业,参与慈善基金“鸿基金”等诸多公益项目及慈善,公益主持、募集资金帮扶众多失学儿童及生活困难的留守儿童。每年参与中央电视台公益节目《社区英雄》,曾帮助转业退伍军人争取公益的技能培训资金。《暖春行动》帮助全国每年评选出的最美公益人物圆梦,如帮助最美见义勇为青年圆梦,帮助天使妈妈圆梦等。荣获第七届全国主持人金笔奖、中央电视台2015年精神文明先进个人、2016年第22届全国十佳法制节目主持人二等奖。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您好!齐奇,很高兴采访您。我们知道,您是从记者一步步走到节目主持人岗位的,那么,您认为记者经历对您目前的主持工作带来了什么影响?

齐 奇:您好,很高兴和大家交流!我大学毕业后进入央视工作,一开始没有做成主持人,而是一名记者,没有出现在镜头前,当时还很遗憾。因为自己是科班出身,当主持人也是从小的梦想。(为什么是从小的梦想?因为小时候曾三次与摄像机的镜头失之交臂。上小学时喜欢文艺,学校里编排文艺节目我总是积极分子。有一年我代表学校参加文艺汇演,电视台也派来了记者采访,我兴奋极了,可没等我上场就看到人家采访结束了,工作人员都正在收拾东西呢。第二次是参加市里的小学生演讲比赛,要录我的时候摄像机电池没电了,当时我眼泪差点没掉下来。第三次是在毛主席纪念堂举办的“毛主席百年我十岁”的纪念活动,我代表北京少先队员发言。领导讲完话记者们又纷纷撤了。至今想起这些事来仍耿耿于怀。从那以后我就暗暗期盼:以后一定有机会对着镜头说个够!后来为了实现我的心愿,我报考中国传媒大学,就读于播音系。现在作为央视12频道的主持人的我终于可以自信地站在镜头前,不用担心自己话没说完镜头就挪开了。现在每当我站在镜头前都仿佛看到那个因为错过了镜头而伤心失望的小姑娘。)

通过这几年主持的磨练,我才明白一个成熟的主持人就应该从记者、编辑做起,这样才能练就综合全面的业务素质,才能有内容、有内涵。在央视主持人培训时,从我接触的国外同行中也了解到国外很多名嘴就是这样炼成的,当记者、编辑是必经之路,没有直接做主播的,而且主持人中年后才是黄金期,因为中年更加睿智。那段出镜记者的生涯给我主持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是我走向主持人岗位的一个切实的过度。那一年我带着摄像机奔赴一个个新闻报道地点,自己采访拍摄、撰稿、编辑、配音,到最后送审,都是一个人完成。从一个大学生到一个新闻人就是用脚一步步走出来,用笔触一点点感悟出来的。从许许多多的新闻当事人和新闻事件当中,也让我了解了社会,认识了生活。有过这番磨砺后,再坐上主持人的位子,一切就会变得从容、淡定。不是是浮在上面,而是有切实的驾驭感。

记 者:您主持的《庭审现场》与《小区大事》节目风格迥异,一个需要职业、端庄,另一个则需要亲和、知心,这两种迥然不同的节目风格是否也反应出了您性格的不同侧面?可否和读者分享一下您的工作、生活点滴?

齐 奇:因为《庭审现场》节目的要求,需要主持人非常庄重、严肃。主持这个节目这么多年,在节目中我一次都没有笑过,一次都没有哦!其实我本人并不是这个样子。我现在也很诧异《小区大事》的制片人,她能在我不苟言笑的主持中发现我还具备亲和的一面,能邀请我同时主持这个节目,给了我在节目中笑的机会。我是一个很热爱生活的人,尤其体现在热爱美食、爱吃这一点上。这是对“我特别喜欢吃等于热爱生活”这样的借口的最好解读。吃货们一般也都会做饭,做得也很好。我就是个厨艺高手,《小区大事》栏目聚会我掌过一次勺,小伙伴们吃得很开心,印象深刻。于是就有了后来的特别节目——和小伙伴们一起做菜联欢。制片人何云红开玩笑说这档节目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的生活哲学是再忙家里的厨房也要动火,家人也要定期围在餐桌旁一起吃顿饭。不然总觉得有些不太对劲,也不太正常。一个女人的真正能干主要体现在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既要是职场上精明能干的职场精英,又是周末年节家里人离不开的内掌柜。平时工作忙没法天天守着灶台,但总得有几个能勾住家人胃的拿手菜,周末年节做起来。

记 者:“庭审”二字总觉得离我们自己很远,您曾感言:《庭审现场》节目就是我带观众随时随地到法庭上转转。您是如何将大众带进“庭审现场”的?

齐 奇:首先中国观众能看到真实的庭审,得益于我国的法律制度,公开庭审的案件经法庭批准可以媒体拍摄记录,在国外很多国家庭审是不能拍摄、不能录制的,比如美国。所以美国的类似庭审节目都是主持人描述现在是什么情况,或者用漫画图表现。《庭审现场》是一档客观记录庭审过程的节目,节目中所有的内容都是真实记录,给电视观众提供与法庭“零距离”的接触,了解法律程序与法律点。其实参加过庭审的人都知道,真正的庭审是非常枯燥的,很多法条法理也是很专业、晦涩难懂的。我们节目中的庭审是取全程的精华,遇到法律点我更会加以说明和解读。让观众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如何把难懂的法律案例说得有趣生动,这是我的特长。看过我们节目的观众都会感觉庭审一点都不枯燥,每一个真实的案例都是一个鲜活的故事。

记 者:我们都知道,您之前是一名新闻节目主持人,后来又担任法制节目主持人,除要弥补法律专业知识外,您认为二者转变的关键点是什么?依您看,作为一名合格法制节目主持人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齐 奇:要从一名新闻节目主持人成为一名法制节目主持人,光有新闻功底显然是不够的。也许很多观众会问:团队人员为什么不直接找学法律的呢?问得好!很多学法律的人又不懂电视,不懂节目如何制作,不懂电视语言表达方法。因为专业性较强,所以容易法人法语,一般观众听不懂。所以通常都是电视人加法律人互补型制作团队。

时间总是在忙忙碌碌中渡过,没想到做法制节目已经十二年了。拍摄了无数经典案例之后我早已成了法律的门内汉。在《庭审现场》这个栏目中自己也曾作为主持人兼编导制作过多期节目,其中有些节目获得了频道收视第一,有一期首播和重播都是第一。编导开玩笑说以后都没法在做节目了。而此后,我再修改编导的主持人部分的内容,他们也都很服气了。

这十二年也有很多感触。作为一名合格的法制节目主持人,要明白肩负在身上的使命。在公众对某些事件不理解或受谣言蛊惑时,主持人要传递更多的正能量和社会正气;要懂得如何作为一名正面客观的宣传法律工作者及宣传法官,而不是假大空或高大上地远离受众。怎样宣传它们?廉洁奉公,热心助人,鞠躬尽瘁,这都是对的,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些优点并不是专属于法官的,而是任何行业和职业的人都应该做到这些。这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公共道德,它无法显现法官真正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我们需要的是对法官的法律理性、司法智慧、司法道德和法律情怀的介绍和宣传。不仅是处理一个一个的案件,更要能够为社会确立法治的标杆。吾辈任重道远呀!

记 者:我国的法制节目一直在践行说法和普法的职责,您主持的《我是大律师》,就是一档很好的普写普法“互动式”节目。请您结合此节目谈谈现代社会普及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可否和大家分享一下您主持法制类节目的感受和体会?

齐 奇:我强烈认为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应该懂点法律,能更好地做好防范,进行自我保护,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工作这些年给我的感触是不光文化程度不高的人需要普及法律知识,有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一样是“法盲”。《我是大律师》是央视“互动式”谱写普法的一档新型栏目,2016年5月29日正式开播,第一期节目“我的粮食没人要”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这档节目采用访谈的形式,是当事人、国内知名律师通过现场面对面来拨开案件背后的迷雾、理清案件中蕴藏的法律脉络的一档栏目,该栏目开创了中国普法新形式,体现了普法从灌输式向互动式的转变。

2016年是我国“七五”普法的第一年。这档节目的推出,使法律知识更容易被大众接受,普法手段更加多样化,法制宣传更加活泼、生动。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受益匪浅。

谈到大众的法律意识问题,我真的认为作为普通大众确实应该多学法,在如今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事件频繁发生,我们要知法学法懂法,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这是发生在我身边一件真实的事情,我有个女朋友是位很成功的企业家,她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让我介绍好的律师给她。原来她的两部豪车,一部想办个好牌照,一部想出售,都交由她的司机去办。她自己一点这方面程序性的常识都没有,被她的司机忽悠了几个月,钻了空子。司机找各种理由向她要齐了手续(其实有些手续根本不用给她的司机),司机把车抵押出去换了钱,又把钱放了高利贷,自己从中渔利。而她好几个月后才惊觉,赶紧报警找律师解决。我介绍了熟识的律师朋友给她,我的律师朋友跟我的反馈是:您这位女朋友真是个法盲,才被人这么忽悠。通过我朋友的这件事,说明懂法真的很重要。

其实做法制节目也不容易,节目制作过程并不都很顺畅,有些过程中会会遇到很多的困难、阻挠,但也得到过很多的帮助。记得一次采访结束后,当事人对我说:“也许你们是为生存而工作,但你们是社会法治进程有力的推动者,当你们累了,我们能做的就是帮你们擦擦汗,说一声谢谢!”至今,这句话一直是我工作中最大的动力,也将是我一生的感动。

记 者:您一直很热心于公益事业,以您这么多年对公益节目的主持及参与公益事业的感受,请谈谈一位媒体工作者开展公益事业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齐 奇:媒体工作者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担负者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的重任,所以一定要培养自己引导舆论的能力,特别是社会公益方面,我们要做社会公益事业的实践者、传播者和推动者。公益一般都是靠人们的意识去主动做的事情,媒体工作者身体力行去积极主动参与,这对我国社会公益事业会产生巨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我在开展本职工作之外,还经常参与一些公益活动,其中参与了慈善基金“鸿基金”等诸多公益项目的慈善、公益主持。每年都参与中央电视台公益节目《社区英雄》,曾帮助转业退伍军人争取公益的技能培训资金。《暖春行动》帮助全国每年评选出最美公益人物圆梦,如帮助最美见义勇为青年圆梦,帮助天使妈妈圆梦等。

做公益对我来说是一件快乐的、有意义的事情,从主持及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中,确实感受了很多触及我们心灵深处的东西,也发现了社会上的有许许多多的爱心人士,他们特别关心那些贫困、孤残儿童和老年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给他们提供了很多力所能及的帮助,也给予他们很多的温暖和关怀,让很多的孩子都享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生命的精彩,让他们重新燃起对未来的希望。

在此我也呼吁,公益要从我们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要多关心社会,用实际行动弘扬公益道德,多传播我们的慈善文化,不断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责编:石思嘉(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