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微信公众号——“研究事儿”

特朗普团队的“另类事实”,到底是什么事实?

事儿姐 研究事儿
2017年02月10日10:5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
小字号

“ 这不是撒谎,只是‘另类事实’(alternative facts)。”

出席特朗普就职典礼的人数到底有多少?为什么白宫给出的数字与事实相差如此之大?特朗普的高级顾问凯莉安娜·康韦在NBC的访谈中,给出了上述答案,由此在全球新闻圈带火了“另类事实”这一名词。 

奥巴马的就职典礼(2009年),来自:《纽约时报》Jewel Samad/AFP

特朗普的就职典礼(2017年), 来自:《纽约时报》 Jewel Samad/AFP

尽管“另类事实”这一热词并非出自特朗普之口,但自从宣布竞选总统开始,他也没少用它来怼传统媒体和回复质疑。比如,面对“禁穆令”引发的指责,特朗普回复说,美国平均每天有32万5000人乘飞机入境,受影响的只有109人。但美国媒体引用美国国土安全部的数据,指有721人受影响未获准登机,这还不算有几万人因“禁穆令”而失去签证。

那么,“另类事实”到底是什么意思?它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白宫新闻发言人“框”出了真相?

其实,传播学中有一个专门的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叫做“框架理论”。

我们常说“新闻是一种框架”,讲的就是,媒体人常常会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认知能力以及立场,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将自己希望表达或者突出的内容进行特别处理。通过不断的选择、强调,甚至排除,生产出具有选择性事实的新闻。

纷繁复杂的社会事件,报什么、不报什么,从哪个角度报,怎么报,都蕴含了记者的主观选择。记者要对客观事实进行取舍,思考如何将符合策划内容的事实“包装”到新闻报道之中。

真正的客观真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新闻报道中的“事实”,经由记者的“加工”而成,已经与原初状态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差别。

存在于报道之中的新闻框架,是一种话语策略。它被应用在新闻生产、传播、收受的整个过程之中。

这种对事实的筛选方式,被认为是一种包装后的新闻报道。

更有学者认为,新闻本身就是一种非客观存在,只是利用“客观”为外衣,对受众进行思想与意识上的灌输。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不存在真正纯客观的新闻报道。

白宫新闻发言人斯派塞所发布的新闻,正是试图通过提供一种有选择的“事实”来影响、改变舆论。 

还有一个更近的例子。巴黎卢浮宫恐怖袭击发生后,特朗普马上发推,对此进行谴责,并呼吁美国对伊斯兰恐怖主义采取“聪明”的态度,以此证明穆斯林禁令的正确性。不过,有人在特朗普的这条信息后留言指出,“不久前,一位支持特朗普的白人民族主义者刚刚在魁北克谋杀了6个人。白宫却未发表任何评论。”

媒体手中有一把“事实”牌,还得看TA怎么出

迅速发展的互联网培养出一批批新媒体人,特别是自媒体愈发盛行的今天,一位有影响力的政治经济领域名人,一个娱乐明星,哪怕只是草根大V,也都被网络时代赋予了构建现实的潜在权力。有些人往往通过突出或回避某些事实的手段,为受众建构一种他所“框”出的社会“现实”。

问题来了:我们看到的“事实”,真的是事实吗?

有些是,有些则未必。

比如,去年“罗一笑事件”刷爆朋友圈。刚开始时,受初作者罗的父亲导向,各大媒体的报道都在强调孩子所承受的痛苦,巨额医药费给家庭带来的沉重负担。可谁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发生反转。

这是一个典型的选择性事实新闻事件。有人指责媒体没有在关键时候把好事实这道关。

“罗一笑”病重不假,巨额医疗费也不假,但是初作者没有全面客观地介绍他的家庭经济状况,媒体在报道时,也没有去核实其家庭背景。初作者甚至包括部分媒体,都只想通过对事实的刻意回避或突出,打够打足悲情牌,引起社会对报道的关注。

媒体在有选择地编码“事实”,另一方面,受众也在有选择地解码,去认知“另类事实”。

事情反转后,受众的关注焦点又定格在了对初作者的批判报道上,对新闻事实的解读也局限在了初作者的虚伪与不可理喻。受众面对这件事儿,无论是关注角度,还是解读方式,都体现了很强的选择性。

另一个例子是最近的摆气枪摊“大妈”获刑事件。媒体似为突出当事人的年老和无知,以显示法律判决的不合理,先入为主地以“大妈”为当事人定了性。实际上,当事人年仅51岁,用“另类事实”来讲,接近“70后”,还是初中毕业,在当年还算是“知识青年”呢!如果以这种事实来报道,受众又会是什么感受?

你要画哪款“杨桃”?

还记得小学课文里,孩子们画的不同角度的“杨桃”吗?同一件事儿、同一个物品,你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现实”也是不同的。

在新闻报道中,如何报道事实,才算是真正的客观真实呢?

这是个很有争议的问题。但我们试图用三个词来概括,就是具体真实、整体真实,以及有机真实。具体事实与整体事实,就是习总书记在“2.19”讲话中强调的,“怎样看待真实性这是个重大问题”。个别事实可能是真实的,但不能一棒子打死一群人,还要看整体是否真实。而有机真实强调的是,新闻报道由多元传播主体共同参与、共同呈现,并需要一定时间过程完成。

作为新时代的各类媒体人,对新闻真实的把握需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理解、反映事实的能力。既要努力保证具体新闻事实的真实性,也要从社会实际发展情况等宏观层面来把握报道事实,更要认识到,新闻真实是一种过程真实,是一种多元传播主体共同再现的真实。

对于受众来讲,如果想看懂新闻报道所传递的实际意义,看清媒体“取景框”背后的隐含态度,就要努力提高自己获得、甄别、掌握信息的能力,增强知识储备,不断强化对事物的判断和理解能力。只有不断培养与提升媒介素养,才能在信息洪流中不随风逐流,在“媒体建构”的社会中准确认知、有所坚守。

(本文由“研究事儿”公号与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煮酒话媒工作室联合出品)

文章链接:

http://original.hubpd.com/c/2017-02-08/555924.s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winzoom=1

撰稿:张天培 编辑:耿磊

(责编: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