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社领导论坛

张建星: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

2016年12月06日15:35 |
小字号

人民日报社副社长 张建星 致辞。人民网记者夏晓伦 摄。

人民网北京12月3日电(孙博洋)今天上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经济新动能”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中国经济论坛在人民日报社报告厅举行,人民日报社副社长张建星出席并致辞。张建星在致辞中指出,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只有创新才能为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提供新动能。

张建星致辞全文:

尊敬的周铁农副委员长,尊敬的厉以宁教授,尊敬的陈肇雄副部长,尊敬的刘佳义副秘书长,尊敬的朱民先生,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同志们,大家上午好!

在这个农历冬月的周末,我们相聚在人民日报社,迎来了“第十六届中国经济论坛”的隆重召开。在此,我谨代表人民日报社编委会,代表杨振武社长、李宝善总编辑,向出席今天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欢迎。

中国经济论坛创立十六年来,始终以“把脉中国经济,探寻增长路径”为宗旨,主动设置议题,积极引导舆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今年论坛的主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经济新动能”。

就在上个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0月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和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分别为51.2和54,这个数字不仅高于此前的预期,同时分别创下了2014年7月和去年12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数据表明,我国经济正在不断集聚新动能,正在实现稳中提质。而这些积极因素的持续增加也为这个寒冷的冬天带来暖暖春意。

近年来,我国经济出现传统动能持续减弱的态势,尽管新经济的成长速度明显高于传统产业,但新动能的释放还不平稳,新动能的增量尚不足以抵消旧动能的减量。从出口看,国际市场持续低迷,我国出口面临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双重挤压”,外贸的贡献率由正转负;从投资看,最近5年来,投资的贡献率下降了16个百分点;从工业看,工业增速已经连续6年回落。这些数据明确印证了“传统动能”不断减弱的经济特征。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经济发展总趋势,把握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做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科学论断。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又首次发出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员令。习总书记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新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飞跃。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综合研判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特点,着眼我国经济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经济治理思想的重大创新,也是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需求侧管理的边际效应递减,经济发展的新旧动力转换失灵。化解这一突出矛盾,必须靠全面深化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属性是深化改革。通过改革,可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扫清体制机制障碍,减少无效和低效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只有创新才能为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提供新动能。创新是一个巨大的系统性工程,既需要发挥市场的作用,也需要发挥好政府的作用。从政府层面讲,主要是为市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宽松的环境,包括体制机制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科技创新等;从企业层面讲,主要是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完善供给体系,提高供给质量,实现企业效益和生产力水平的持续提升。

参加本次论坛的嘉宾来自全国各地,有政府领导、行业主管,也有各领域的企业领袖和专家学者,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广泛的代表性。许多嘉宾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中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这些探索和成果,是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生动诠释,是全面激发新动能的良好借鉴。希望本次论坛嘉宾,充分畅所欲言、相互借鉴学习,围绕改革创新共同掀起一场头脑风暴,为我国加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出经验、献良方。为中国经济迈向“双中高”、顺利实现转型升级,贡献智慧和力量。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祝同志们在京期间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责编: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