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纪录片对中式教育的影像构建
以《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为例
摘 要:2015年8月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在英国和中国播出后,受到了国内外各路媒体和国内网络受众的关注和讨论,成为颇具话题性的纪录片现象。本文试图从纪录片文本出发,探究这部纪录片对中式教育及中国教师进行影像构建的策略,又构建出怎样的关于中式教育及中国教师的形象,并试图从文化差异的角度评价这种影像构建。
关键词:纪录片;叙事策略;中式教育形象;异文化视角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9-0112-02
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英文名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 )于2015年8月在英国BBC2台首播,并通过网络在中国进行传播。纪录片播出后立刻受到了国内外各大媒体的关注,几乎成为当时最热门的话题。
一、创作背景
2015年,BBC启动了一个试验项目——“中国化的英国教学”。5名来自中国的教师,采用最传统的中国教育方式,在英国汉普郡博航特中学的“中国试验班”里进行一个月的教学,试验班由50名博航特九年级的学生组成。最终将由第三方对“试验班”和该学校九年级的其他学生进行统一考试。试验项目进行的一个月中,BBC全程跟拍,最终制成了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
据BBC新闻发言人介绍,这部纪录片的初衷在于展示中英两国教育的不同,“多年以来亚洲国家在核心课程中打败英国,我们希望探索中式教育中的一些方法是否可以转化到英国学校的课堂上。[1]”
二、影像构建的刻板化中式教育形象
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沃尔特·李普曼在他的《舆论学》一书中提出了“拟态环境”一理论,李普曼把社会大众比喻成被困的囚徒,传播媒介就是制造影子的火光,大众只能看到传播媒介构造的影像而非实物。这部纪录片通过影像构建了刻板化的中式教育形象,给受众提供了与客观真实有所偏差的媒介真实。
1.古板、严厉的中国教师
在纪录片中,中国教育者的形象由这五名经过精挑细选出来的中国老师代表,他们是否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值得质疑。这部纪录片给观众展示的中国老师形象,可以用两个词总结(古板、严厉)。五位中国老师以一脸严肃的表情出场,他们穿戴传统,甚至稍显保守,给人留下古板的印象。在纪录片中,观众可以看到化学实验课上杨君老师板着脸训斥讲话的学生、邹海连老师在走廊里“发飙”、赵薇老师瞪着眼睛拿着教棍指着黑板一遍遍教学生读拼音。这些没有背景的画面成功地构建了古板、严厉的中国老师形象。
2.填鸭式、满堂灌的中式教学方式
中式教学方式在纪录片中的形象是填鸭式、满堂灌、鼓励与人竞争与应试教育。老师念幻灯片,学生记笔记,大大小小的课堂测试,超长的学习时间,这些场景在纪录片中被反复呈现。在与英国教学比较的时候,纪录片更是刻意通过赞扬英国教育的以学生为中心,反衬了中式教育方式的不科学、不人性。更具有说服力的是杨君老师对中式教学的两句评价:“I deliver the knowledge and I write on board in a very traditional fashion.”(“我将知识写在黑板上,以一种非常传统的方式传授。”)“It’s all done in books and papers and note takings.”(“全部过程都通过书本、讲义和记笔记完成。”)这些直接引语无疑坐实了中式教学方式的形象——填鸭式、满堂灌。
3.激化矛盾的教学结果
史瑞乔校长说:“I think i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eaching just content and t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我认为这就是仅仅传授内容和注重理解的不同。”)在中国,中式教育取得了很好的考试成绩,获得了学生的认可;在英国,即使最后中式教育取得了比赛胜利,仍然被英国老师和学生质疑,相比考试成绩,他们更看重学习的过程。例如在第一集的数学课上,邹海连老师教授三角函数的知识,并让学生记下相关的公式。学生纷纷表示不理解公式的意思,并说这些东西学会没有用。五位老师的教学都遭到了学生的质疑,纪录片最终给我们呈现的中式教学结果是激化了中国老师和英国学生之间的冲突。
总之,纪录片制作方通过一系列的选择成功地构建了古板、严厉的中国老师形象和满堂灌、记笔记的中式课堂形象。在这部纪录片中,学生压力大、竞争激烈、学习时间长等一连串的形容词似乎成了中式教育的代名词,纪录片中的中式教育形象最后可以用四个词语概括——传统、填鸭式、竞争残酷、枯燥乏味。
三、造成形象构建偏差的叙事策略
1.人物设置上的二元对立。这部纪录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分别是中国老师和英国学生,纪录片通过一系列的选择,给观众展示了中国老师和英国学生的对立。这种对立集中表现在纪律问题上。中国老师认为没有好的课堂纪律就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但是英国学生在课堂上坐姿随意,不经老师批准提问、讲话。面对英国孩子,中国老师似乎毫无招架之力,他们之间的对立在面对纪律问题时变得更加突出。总之纪录片通过一系列的选择拍摄和采访,构建了活泼好动、个性鲜明、勇于挑战权威的英国学生形象。这些学生都有点不适应中式教育,不过这不能代表所有的学生都不适应中式教育。据《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有位叫特里斯坦的学生表示,中国老师的灌输式教育,对知识点的总结更加精准、直接,学习起来效率更高。但纪录片并没有这样的镜头[2]。
2.情节设置上的冲突性。纪录片主要拍摄的课程有数学、科学、普通话、语法课和体育课。这些课都与英国学校相同的课程进行了对比拍摄,但是这种比较是有选择性地强化纪录片的冲突性。观众看到英国数学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更多,讨论的氛围更热烈,解说词也明显有了情感偏向,例如“博航特学校采用的是更先进的教学理念”“按英国的标准,学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即便同样是对两位数学老师的采访,对中国老师只呈现了他对数学这门学科的认识,而对博航特老师则呈现了他对英国教育制度优点的陈述和对比试结果的信心。纪录片中的中英化学实验课、体育课等课程的对比非常明显,在这些课程的对比中,填鸭式、记笔记的中式课堂形象得到了不断地强化。
3.剪辑强化矛盾冲突。纪录片作为一种影像艺术,会使用蒙太奇的叙述手法,将不同时间、地点的影像剪辑在一起,从而构建出全新的内容。这部纪录片的剪辑不仅没有客观地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反而通过一系列的选择强化了纪录片的矛盾与冲突。
纪录片在第一集介绍杨君老师的时候,解说词提到她对中式教学十分热衷,紧接着画面切到对杨君的采访:“我爱早操,我小时候就是一个领操员。我喜欢跟着音乐做这些动作。”单独听杨君老师的话,观众只是知道她热爱早操。但是当她的这句直接引语和前面的解说词被剪辑到一起,观众就被引导着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杨君老师所代表的就是最传统的中式教育,中式教育给人留下了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形象。
此外,这部纪录片的剪辑还采用了一些戏剧化的处理手法,给观众呈现一个个有关纪律失控的小故事。很显然,故事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也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纪录片人物、情节的精心选择,镜头的精心剪辑最终构建了传统、填鸭式、竞争残酷、枯燥乏味的中国教师形象。从文化差异的角度,也许我们还能找到反思这种差异和偏见的原因。
四、造成形象构建偏差的异文化视角
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异。个人主义的思想虽然萌芽于古希腊,但作为一种社会政治哲学,其完备的理论形式最早在英国出现。在英国学校,学生一贯接受的观点就是个人的价值高于一切,社会和国家都是达到这一切的手段。纪录片用大段的时间来强调一些特殊情节,比如广播体操和升旗仪式。从异文化的视角看,他们认为早操是中国老师训练学生集体意识的方法。纪录片片面的强调中式教育注重集体的部分,完全没有表现出它对学生个体的尊重。
2.崇尚自由与重视纪律的差异。从英国自由文化的视角看,中国老师对学生的纪律管理要求“不要说话,听我说”就是严格的、扼杀天性的。在这部纪录片的镜头中,观众经常看到个性十足的英国学生被中国老师批评。这些镜头的选择,好像在暗示我们强调纪律的中国老师与爱自由的英国学生之间矛盾很大。李爱云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中说:“他们坐姿不够端正,或者不像中国学生一样提问先举手,都不叫纪律不好,只要融入课堂就好。[2]”制片方带着自己自由主义文化的优越感,先入为主地判断中式教育扼杀了学生的自由权利。
3.崇尚理性与崇尚权威的差异。英国虽然不是理性主义哲学的故乡,不像法国那样曾经产生过系统的理性主义哲学,但英国人的理性精神并不亚于法国人[3]。在第二集,纪录片呈现给观众的信息是李爱云老师在向学生灌输“父母永远是对的”这一理念,事实却是BBC制片方让观众看到的是他们所认为的中式教育应该教给学生的东西。李爱云在后期接受采访时表示,她介绍“父母在,不远游”的话题时,讲到中国传统认为“没有不是的父母”,并发起了“父母都是对的吗?”的讨论,也就是说这其实是讨论的课题,而不是理念的灌输。BBC制作方固执己见的认为中式教育就应该对老师的话绝对服从,他们通过影像的选择构建了一个迥异于英国理性文化的中式学校形象,即服从权威。
纪录片对中式课堂有选择性的拍摄也反映了这点,他们总是选择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记笔记的场景,并认为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填鸭式、满堂灌教育方式。
这部纪录片通过精心挑选向观众展示了中式教育形象。基于异文化的视角,纪录片中的解说词、人物设置和结构排布都带有明显的倾向,最终通过影像给观众呈现了与真实情况有所偏差的中式教育形象——传统、填鸭式、竞争残酷、枯燥乏味。
如果不考虑这部纪录片对中式教育形象构建的偏差问题,借助此片巨大的传播影响力,中英教育问题再次被推向了舆论高峰,许多长期存在的问题从另一种文化视角得以审视,这些都从另一层面倒推了社会对教育问题的反省。
参考文献:
[1] 刘珜.BBC制片人英国校长回应中国严师PK英国熊孩子[J].北京青年报,2015-08-08.
[2] 李邑兰.“请你不要笑,严肃点” 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里看不到的[N].南方周末,2015-09-10.
[3] 李玢.英国的文化价值观念与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4(3).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