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真人秀”作为越来越受欢迎的电视节目,虽然形式居多,但真正具有影响力的节目却不多。《奔跑吧!兄弟》以电视节目黑马之势,成为2014年度最具话题性和关注度的真人秀节目,以此看到我国真人秀节目本土化创新的一大进步。本文以《奔跑吧!兄弟》为研究对象,分三章论述。从节目的整合式创新、节目理念、节目定位、竞技环节、节目内在价值、节目传播和经营角度分析创新之处,具有研究的代表性及节目创新的现实意义,进而为其他真人秀节目的创新,电视节目策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竞技类;真人秀;策划创新;电视节目
《奔跑吧!兄弟》作为竞技类真人秀,以黑马之势,从形式多样的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2014年度最受关注的节目,以此明确打造节目特色及内在品质的重要性,使节目成为电视文化产业有力的部分。同时,作为引进类竞技真人秀,本土化创新令其成为独具特色的节目,有效实现了节目策划的创新性转型,也由此看到我国真人秀节目本土化创新的一大进步,其创新之处值得关注。
一、《奔跑吧!兄弟》节目概述
《奔跑吧!兄弟》的原版《Running Man》,是一档由韩国CBS电视台推出的户外竞技类真人秀。播出以来,不仅受到观众乃至“跑粉”的追捧,韩国业界也有质量与收视的好评。2014年浙江卫视引进节目版权,明确融合卫视自身的品牌特色,进行了本土化创新,将该真人秀打造成浙江卫视“中国蓝”主题下“奔跑中国”系列中的一档全新品牌节目。
《奔跑吧!兄弟》在浙江卫视节目团队的全新策划中,以本土化创新为基石,整合节目模式和编排元素,呈现独树一帜的节目魅力,令其在同质类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2014~2015年初季度最受关注与话题的真人秀,有效实现了电视节目策划的创新转型。
二、《奔跑吧!兄弟》节目的创新策划
(一)节目的整合式创新
《奔跑吧!兄弟》的节目策划,就是在留有原节目优质元素的基础上,根据国内真人秀节目的收视走向,观众的收看需求,电视市场的竞争状态,重新编排节目,增添更具趣味性、文化性的内容,后期制作更具观赏性和带动性。节目价值重视文化的娱乐化传播,根据每期取景地的不同,让观众寓教于乐的感受文化与时代的风采。同时,将节目理念与公益紧密结合,设立“跑鞋计划”,打造具有公益传播力的真人秀。这种重新编排在明确节目定位后,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地巧妙融合优质元素,形成独具特色的节目策划创新,即整合式创新。
所谓“整合式”创新,一是指模式创新涉及的层面是多元的;二是指模式创新需要将各类节目内容、形态等优质元素创造性的重组和编排;三是指模式创新还可能需要在节目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对多种节目创造性的重组和编排[1]。其中,整合式元素包括主题、宗旨定位、类型归属、形式技巧、结构安排、内容编排等方面。可见,组成一个优质节目所需的创新元素都可成为节目的组成部分。
(二)节目的整合式创新分析
1.节目模式的创新。首先,节目的主要内容不仅是撕名牌,而是将“撕名牌”作为完成任务的过程。以竞技的形式进行,不会事先说明注意事项,游戏过程的突发事件、环节的反常事、成员的反应等完全呈现在镜头下;没有旁白和解说词,通过镜头细数展现,让观众自行评判。这种设定使《奔跑吧!兄弟》作为一档竞技类真人秀,既增加了刺激性、环节的悬念化,构成“表现、场景与人物”间充满张力的效果;也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需求,提高了节目的真实感;其次,每期一个主题,以游戏任务的方式展现,任务卡没有明确指示。任务开始前成员分队竞技,在益智游戏中突破关卡,考验成员的团队精神,体现真性情。通过扣人心弦的环节,成员面临怎样的考验,提示有哪些含义、他为什么那样做等,使观众对成员的关注投射到节目,带动收看热情。将笑料和悬念放在细节处,例如成员的互动、竞技中的摩擦等,让观众在游戏过程中思考,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第三,“接地气”的画面语言和纪实性的镜头表达方式也是特色之处。每个成员跟两个摄像师,动作、状态、反应等纪实呈现,提高了节目的可看性。例如接到任务卡后,以成员说话的方式向观众叙述任务;成员间的互动,“别说话、他跑起来了、你是怎么想的”等话语,以卡通字体呈现;成员间的“斗嘴”,令人捧腹的表情以放大镜样式放大。幽默的语言,诙谐的动作,成员抛出笑料对方接住再抛笑料,都增强了娱乐氛围,既能表达成员要透露的信息,又体现时下娱乐文化。
根据不同情境,成员互动的诙谐调,闯关时的鼓舞节奏,撕名牌时的紧张激烈,配乐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可以说,从内容到后期制作,体现出节目面向电视观众、电视文化产品市场推广的质量。
2.奔跑的公益化理念。浙江卫视通过《奔跑吧!兄弟》这一平台,让公益理念得到有效传播。实施“跑鞋计划”公益活动,切实履行社会精神文化所倡导的提升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
每期节目结尾时,成员通过闯关获得的奖励、广告赞助、节目收视等收益,汇总投入“跑鞋计划”,让山区的孩子有结实的桌椅黑板,增设体育设施,穿上一双暖鞋,让其跑起来等,这就是节目倡导的公益理念,传播爱心的社会责任感。
将公益活动的纪实视频,以节目后续视频播放,加大公益的传播力度;以节目的关注度和热度,传递正能量,更好地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是公益理念借助娱乐化方式传递的创新提升,使电视节目朝更有意义的价值层面发展。
3.亲民化的节目定位。《奔跑吧!兄弟》的7位成员,极具个人特色,丰富了节目策划中人物的鲜明化特征。例如队长邓超放得开,机智且具带动性;郑恺在竞技过程具有爆发力,成员一起闯关时有带动和鼓励性;王宝强的幽默感,与王祖蓝的配合,为节目效果增添了人情味。明星不再明星化,而是实实在在参与游戏、有笑有泪有冲突的奔跑兄弟。
奔跑成员以协作的兄弟完成任务,竞技状态真切呈现在镜头前。根据每期主题、外景地的不同,相应邀请嘉宾参与,将奔跑兄弟与嘉宾打乱重组队,减少观众对固定成员的审美疲劳,看到嘉宾的不同面。每期留有观众互动时间,让节目由成员贴近观众,听到观众的声音,拉近心理距离,打造平民化的真人秀节目。
4.“全民参与”的环节互动。节目的室外场地,决定了活动的灵活性与空间容量,每期也有现场观众参与。例如大漠奇侠一期,成员接到任务后搜集线索完成主题,这就发挥了当地观众的功能作用,帮助成员找线索;如走进高校一期,成员分三组与学生协作,进行体育比赛;如武汉行一期,需要进入电影院找到人像拼图,电影院外聚集的观众被邀请到影院中,扮演提供拼图线索的线人,观众有了发挥演技的空间。
这种邀请式的“媒体说话方式”,“从关注到影响再到邀请,以一种开放姿态,让对方感到轻松的氛围,深化互动与参与”[2],也就是观众被奔跑兄弟邀请参与竞技,将观众参与放在推动节目效果的重要一环,成为内容的组成部分。从观看者到参与者,再到参演节目,既调动了观众的积极性,也提升了节目的参与性与娱乐性,充分体现从“全民娱乐”到“全民参与”。
5.寓教于乐的节目价值。每期节目根据主题,选取不同地区作为户外拍摄地;任务卡提示就与当地文化、风俗民情有关。例如重庆行一期,通过饮食、山城街道,展现巴蜀文化;例如杭州古镇行一期,通过古镇的传统手工艺、当地方言,展现江南美等。将地方特色融入任务,成员查找线索、搜集信息,以寓教于乐的形式,让观众感受不同的人文气韵。
《奔跑吧!兄弟》致力打造有品质的电视节目,让文化在娱乐中传播,丰富节目内在的人文价值,让我国不同地区的文化民俗得到展现,让观众体会到文化的深厚魅力和时代风采。
6.多元化的节目传播和商业运营。《奔跑吧!兄弟》的播出势必会引发褒贬不一的关注与谈论,其中一些“跑粉”也会将《Running Man》与《奔跑吧!兄弟》比较,使《奔跑吧!兄弟》在播放前就备受关注。浙江卫视作为传播者,通过人际传播加热节目相关话题,设立官方论坛,播放成员的预告片,引起受传者持续关注。随着节目的播放,话题讨论以及论坛反馈,传播者能够明确观众和收视需求,跟进改善节目内容。
运用平面媒体、视频网站、户外广告等传播渠道重复宣传,扩大节目知名度,得到收视率、话题讨论度、“跑鞋计划”主要方面的传播效果,进而增强浙江卫视的媒体影响力。该节目营销运用了拉斯韦尔的“5W模式”,发挥传播者、受传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媒效果五要素相辅的作用。以多元化传播的融合,多媒联动的节目营销,推广电视文化产品。节目与媒体平台联动播放,卫视官网、优酷、搜狐等跟进花絮,让观众看到节目的幕后故事;由花絮做下期的引子,与观众形成一个“收看的约会机制”,塑造节目品牌效应。
每期节目播完后,再将前一期更新,作为节目的再宣传,带动往期节目的重复播放,为节目衍生品《奔跑的英雄》定位励志歌曲传唱度和点击率,为《奔跑吧兄弟大电影》宣传造势,使节目、主题曲、主题电影、节目衍生品形成联动产业链。浙江卫视独家播放权,也是将《奔跑吧!兄弟》作为卫视制作的电视文化产品商业化运营的一部分。通过商业化运营,明确节目市场化走向,增强运作环节的创作空间,拉动从节目到电视产品的整体关注度。
三、结 语
综上所述,《奔跑吧!兄弟》正是运用整合式创新,使整合的优质元素相辅相成,有效实现了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创新转型。
创新是节目策划的重要部分,更是电视节目发展的驱动力。节目有品质、有特色,观众愿意看,才有商业效应,才有市场。电视节目作为电视文化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特色节目是电视制作的趋势,策划人应树立正确的节目品牌化意识,形成模式功能互补、传播资源互补,人力资源、素材资源、文化资源、硬件机制的链条化融合。在巩固本土优质的真人秀节目基础上,打造具有品牌影响力的节目;增强电视产品的坚实基础,让更多品质节目出现在荧屏,延伸电视文化产品的发展空间,进而推动文化产业质的提升。
(作者系: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袁靖华.电视节目模式创意[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2] (美)斯蒂芬·李特约翰著.史安斌译.人类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 (美)约翰·费斯克著.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4] 谢耘耕,陈虹.真人秀节目:理论、形态和创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5] 胡智峰.电视节目策划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