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媒体是现代信息传播路径催生的技术化媒介名词。随着时代的变迁与技术的进步,作为信息传播主体的电视新闻,愈发依赖个体化的技术延展以显示本我的意义存在。基于此,如何认识并驾驭技术包围的“媒介控”,重塑电视这一优势媒介的新闻传播价值,成为新闻人不可回避的问题。而这需要客观辨识技术环境的变化以及建立以“客户端”、“屏外人”、“故事性”等为表征的符合现代受众“接受习惯”的传播思维。
关键词:全媒体;电视新闻节目;传播路径
全媒体是一个技术时代的传媒习语,它主要是基于当下媒介使用形式的不断翻新和变化,而引发的在媒介传播内容、路径、功能层面的“无所不包”大融合的代称。在这种境况下,传统实体平台新闻信息的传播路径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压力,但相较于报纸、广播,电视独特的传播优势仍使其成为媒介市场的有力影响者。电视新闻节目的权威性和形象性一直是其发生这种影响的支撑,但是如何借助新的传播技术切入现代消费市场满足公众需要,又成为新闻类电视节目不得不“居安思危”的核心命题。
一、媒介生态:电视新闻的现代技术情境
从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播,至今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的全面进步,我国电视新闻的存在和传播形态已与世界主流的媒体相接轨,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经历了黑白电视阶段、彩色电视阶段和电视新闻立体传输阶段之后,“数字技术、卫星技术给电视新闻传播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国内电视新闻传播也迎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移动化、融合化和个性化加速的态势是中国媒体发展的又一重要表现。
在这种态势下,媒体的存在“景观”出现了三种显著的变化: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互动传播”逐步成为主流沟通方式、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速度加快、新媒体呈现出显在的技术属性。
电视新闻传播信息迅速,它利用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媒介在同一个时间里快速而直接地传播。这是它的基本特点,也即通过多元信息符号,如演播室和新闻现场连线、画面转切,动画演示等传达大量、丰富、生动的信息。相比于传统媒体如广播、报纸来说,确实达到了更好的宣传效果,然而,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新闻节目的挑战也更加明显。有调查显示,随着4G网络和智能移动终端的进一步普及,中国手机网民的数量在2014年大幅增长,预计达到5.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将超过50%。人们在闲暇之时可能会更多地选择智能手机、网络文字等移动终端浏览“碎片的简要新闻”,而不去选择耗时的电视新闻。与此同时,人们对电视新闻的内容和表现方法也会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它有着与手机新闻客户端等兼容的特点。
另外,电视新闻与受众的关系有明显的传播者与被传播者的界限,而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明发展和公众表达意识的凸显,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关心新闻的有效性,并希望参与到新闻的讨论中来。这一点,低成本、高效率、互动性强的互联网等新媒体更具吸引力。面对如此的挑战,电视新闻若想巩固自身的媒介地位,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就必须要结合全媒体时代的特点和受众的心理及实际需求,开拓新领域、打开新思路,真正做好“采、编”基础之上的“传”,才能被媒介素养不断提升的现代受众所青睐。
二、精准的移动传播:抓住个性的“客户端”
技术改变着人们接触信息的方式。一个显在的事实是,想要关注新闻却没有恰好的、大量的时间收看电视新闻,那么手机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客户端、移动电视可能就成为他们的首先选择。因此,电视新闻节目也需要更加关注通过这些方式获取信息的人群特点:利用“碎片时间”和无限网络等。如何做好?1.电视新闻编辑要更加简洁。利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在获取新闻的第一时间加以编辑和播发,再进行跟进报道。2.更加注重文字的编辑和图片的选用,在不影响信息传播的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观看时间。3.更加注重电视新闻与电视新闻移动客户端的相互配合,二者不应是相互取代的关系:一方面,移动客户端传播速度更快,同时也更容易、更快地收到阅读人群的信息反馈,是比电视新闻提供了更大的交流平台,电视新闻应当伸长触手、利用移动客户端的这一特点,及时调整新闻采编,将反馈信息“拉”入演播室,在真实完整传播信息的同时,“更加注重回应民众关注的热点和重点”[2];另一方面,电视新闻更加要利用好自己在短时间内传播信息形式、内容丰富的优势,使得新闻更加具有立体感,以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三、多维的传播者:与“屏外人”的互动
这里的传播者是一个多层面的实体概念,既指传播信息的媒介平台,又包含参与其中的媒介外组织、个人。电视新闻节目因为受到播出时间严格的限制,所以基本以单向输出信息为主。但是,人们在满足了日常的生活需要之后有更多的精力来享受精神生活、关心社会动态、国家动态和国际热点;同时,国家很多惠民政策的出台和调整也通过电视新闻实现更广泛、生动的传达,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相关。更多地及时关注新闻、更深入地解读新闻是帮助人们获取有用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微传播”引发中国的传播生态和舆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电视新闻必须关照到这一新的公共的舆论“集散地”,高效利用地发现“微传播”集散地的热点,及时地反馈信息、快速地调整新闻的切入视角,可以使新闻事实与公共观点更好地贴近人们的实际认知,从而增强自身传播的可靠性和引导性。
例如,2015年4月美国两架F-18飞机在台湾机场降落的事件时,CCTV4套新闻节目在制作方面,不仅有演播室的画面、机场画面,同时请到了几位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现场专业解说,使观众对这次事件、以往类似事件都有了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同时,主持人还选取一些网友在其微博、微信客户端针对此事件提出的问题和看法,在演播室现场向专家提出这些问题并得到回应。这使得这期节目变成了一个丰富、专业、平等的互动平台:有报道、有评论、有与观众的交流意义重大。
特别是与观众的这种交流。一是充分利用了网络易于多方同时交流的优势,将网友观点融入到电视新闻节目中来,使其问题得到解答,形成良性互动;二是选取这些网友留言到节目中来,充分显示了他们对这些事件的关注度和专业程度,也显示出我国一些网民的专业素养,间接引领了网络评论的价值取向,发挥积极作用。三是针对网友问题的专家答复会更具针对性,语言表达也更加平民化、形象化,有助于电视机前的观众对军事、政治、外交等“高级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吸引更多人对这类事件的关注,形成良性循环,达到超预期的传播目的。
四、全知性的事实传播:故事性的编辑与展示
全知性是一种文学创作方法,体现为“叙述者的无所不知”,其实际上是多视角、完整的、可信性的统称。不容置疑,新闻需以客观、真实、及时的原则进行传播,但这并不妨碍运用恰当的叙事手法对新闻进行多层面的全知性编辑。跌宕起伏的情节、感人至深的细节,这些无疑会更大程度上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也能够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例如,展示一个案件的发生和侦破可以通过展示现场画面进行引入,再由主持人对案件的整体情况进行解说,然后进入这个新闻的主体——案件的侦破过程,利用办案民警、知情群众的采访画面和画外音解说的配合,形成丰富而真实的事件还原;注重细节的展示(但避免出现过于凶残的画面,也避免由于过详细交代犯罪过程和方法而引发的模仿犯罪),注重展示办案民警的英勇和智慧等。在这个过程中应避免故弄玄虚,事件当事人的叙述会更具吸引力,也更容易引起共鸣,把他们的采访当作一个个材料,而画外音起串联和解说作用,使整个采访形成完整的新闻。当然,在结案之后,主持人应当结合案件和类似事件给予观众恰当的提醒,起到宣传和教育的作用。新闻的特质要求它真实、客观,在实践叙述中融入艺术手法不会改变它的这一特征,反而可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也极大丰富了观众对电视新闻的认识。电视新闻也应该更好的利用它集音、画、字于一体的优势,使整个新闻立体起来,成为传播手段的同时也能够使观众得到视听的享受。同样,这种叙事方式适用于社会新闻、历史新闻、突发性事件新闻等。
五、结 语
电视新闻要想在新媒体时代更具竞争力,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个时代的特点、变化和机遇,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受众的需求,以及如何结合环境更大程度地“取长补短”。在高速发展的当代中国,“时间消费的个人关联性”愈发显示其在传播媒介上的正相关:人们希望花费更少的时间来获得更多的信息,也希望通过更为轻松的方式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关键——越来越多的个体不再是单纯的接收信息者,而是愿意参与交流、表达观点、获得个性化问题的“媒介人”。没有个性的节目是无法长久生存的,没有技术冲击下的传播路径创新亦是无法赢得竞争的,只有实现节目制作与技术传播两个方面的平民化、亲切化、互动性,才能使观众从节目中获取丰富的信息、满足公共文化需求,也只有这样的电视新闻节目才能获得真正的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系:西安广播电视台新闻部编辑部副主任)
参考文献:
[1] 张显龙.数字时代电视新闻发展障碍及对策研究[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0(9).
[2] 周守印.反应性报道:基本功能与采编技巧[J].中国记者,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