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11期

试论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感官主义倾向

——以《成视新闻》《零距离》为例

李茂华

2014年11月17日15:45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要】:消费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流行带动了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感官主义倾向。本文以《成视新闻》与《零距离》为例说明中国电视新闻节目感官主义制作倾向。电视新闻节目感官主义制作倾向表现为:硬新闻软化、软新闻浅表化;视觉效果丰富化;听觉效果戏剧化等方面。电视新闻从业者应正确对待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感官主义倾向,使之正确地为新闻服务。

关键词】:电视新闻节目;感官主义;节目制作

感官,通常指人的感觉器官,主要包括人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以及四肢。人的感官是人与世界打交道的中介,是人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手段。在消费文化与大众文化流行的当下,大众传媒日益显露出对人的感官能力的重视,它们企图通过刺激人的感官获取较高的关注度,从而获取较大的商业利润。商业文化的狂舞带动了受众中心论的盛行,博取高收视率的理念伴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电视新闻节目也不可避免地走上了感官主义制作之路。

感官主义(sensationalism)一词,指涉电子新闻媒体近年来偏好以辛辣的新闻主题以及令人目眩的数字传播科技形式刺激阅听人感官经验的新闻包裹手法(packaging news),强调的不仅是异于传统新闻价值的新闻主题或新闻叙事,也同样重视其影像处理包裹的形式[1]。电视新闻节目的感官主义制作倾向指涉两个方面:一是新闻内容方面,包含新闻主题与新闻角度的选择;二是新闻形式方面,包含新闻叙事手法与影像处理手法。在新闻内容方面,偏向于选择具有轰动的、灾难的、令人惊奇或好奇的、娱人的、感动的等等软性新闻,即使是报道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等硬新闻,在报道角度的选择上,也侧重于受众的情绪反应而非理性。在新闻形式方面,重视镜头策略、剪接技巧、后期特效。在视听元素的运用上,更注重增强受众的感官享受。

当前中国的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也部分地趋向于感官主义。下面,笔者以2013年9月18日的《成视新闻》之《成视夜新闻》与《零距离》为样本,阐述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感官主义倾向。

一、《成视新闻》与《零距离》

在2012年度中国电视满意度博雅榜榜单中,《成视新闻》与《零距离》均位列新闻类栏目满意度前二十名。《成视新闻》是成都电视台的一档综合类新闻节目,也是成都地区主流电视新闻节目的代表。主要偏重党政报道,重点关注成都各区市县,特别是二、三圈层区市县在城乡统筹、试验区建设、全域成都打造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兼有对国际、国内重大新闻事件的解读。《零距离》是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倾力打造的一档日播类新闻直播栏目,节目面向省会南京,以报道南京、服务南京、宣传南京为宗旨,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精神为指导,开创了全国电视民生新闻之先河,被誉为“南京人的电视晚报”。

本文以《成视新闻》与《零距离》为样本,其目的在于说明:《成视新闻》是一档主流新闻栏目,《零距离》是一档民生新闻。二者选材略有不同,但在新闻播报的形式方面,却均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感官主义倾向。

二、电视新闻节目的感官主义倾向

传统电视新闻节目一向以真实、客观、及时的特性著称,以真实、迅捷吸引受众。在新闻社会责任论者看来,新闻报道应该理性,应该减少那种耸人听闻的煽情新闻、那些诲淫诲盗的细节描写。新闻应该做出合乎真实的解释。但在消费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冲击之下,电视新闻节目悄然发生着变化,感官主义倾向开始出现在一些电视新闻节目中。其主要表现如下:

1.硬新闻软化、软新闻浅表化。2013年9月18日的《成视夜新闻》共报道新闻17例,其中涉及成都市教育、经济、城乡环境治理等严肃性题材9例,占比52.9 %;关乎百姓生活、社会热点问题6例,占比35.3%;新事件2例,占比11.8%。从选材上来看,这天《成视夜新闻》的17例新闻中,有4例社会热点问题容易激起人们强烈的憎恨、恐惧、惊讶等情绪反应:一例为娃哈哈集团董事长、中国首富宗庆后凶杀案告破;二例为饿死女童案告破,被告人乐燕被判无期;三例为警方捣毁传销组织,扣押涉案资产两百余万;四例为东莞南城正副公安局长疑因制造谣言被调查。这4例感官新闻占总新闻比例的程度已达23.5%。在其它严肃类题材的报道中,创制者注意了编排手法的变化,通过增加画面元素、变换视觉手段、增强视觉特效等手段使硬新闻软化,从视、听觉双方面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如在《〈光明日报〉刊登黄新初文章〈“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成都答卷”〉》中,画面背景为大红色,背景内有一个画框,画框如报纸般被分为三部分,上端为光明日报四个红色大字,下端分左右两部分,左边是百姓日常生活的视频,与右边文字相照应;右边是黄新初文章的内容。随着画外记者的阅读,黑色文字下动态地加上了一条红色的勾画线。画面下方有一条蓝色的动态新闻条。红、绿、蓝、黑四种颜色鲜明呈现,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感受。2013年9月18日的《零距离》共报道新闻事件20例,取材较小,内容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其中涉及食品安全问题4例,占比20%;帮助弱势人群3例,占比15%;车祸3例,占比15%;环境污染2例,占比10% ;违章私建2例,占比10%;医疗安全1例,5%;家人团聚调查1例,占比 5%;新事件2例,占比10%。在这些新闻题材中,食品安全问题聚焦于黑作坊,画面中一幕幕令人恶心的食品生产地直刺人的眼球,车祸现场的惨况、肮脏的垃圾堆积地频频出现,啤酒里恶心的蜈蚣,令人气愤的违章私建、让人担心的无证医疗。在20例新闻中,感官新闻占到了60%。在报道形式上,仅仅是通过主持人、画面、当事人采访将新闻事件陈述出来,没有更深入地调查事件形成的原因,剖析事件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新闻报道流于浅表化。

2.视觉效果的丰富化。在视觉元素方面,感官新闻倾向于更丰富的视觉效果表达,如增添画面元素、更多元的镜头运用策略,在后期制作中注重运用复杂的转场效果或非转场效果,以使视觉奇观化。(1)增添画面元素。传统电视新闻在画面元素的运用上更单一,通常是整幅画面加字幕配以解说。感官新闻会注重画面元素的运用,以增添画面元素来达到刺激受众视觉的目的。《成视夜新闻》在报道《宗庆后受伤案告破》一事时,插入了“宗庆后其人”的介绍。这段介绍运用了FLASH动画,用漫画的形式介绍了宗庆后其人其事。画面上滑稽的宗庆后骑着三轮车飞驰,频闪的数字、商标,以及故意突显的“内地首富”的招牌强烈扯动人的眼球。这是电视新闻制作手段感官化的显例。《零距离》也注意运用画中画的方式增添画面视觉效果。如主持人在播报新闻或进行评论时,画面右侧上方会出现该新闻的视频,加上画面下方的字幕,在同一幅画面中,大大加强了信息传递。(2)镜头运用多元。传统电视新闻摄影为呈现新闻现场“原貌”,通常力求影像镜头的连续性、稳定性,尽量避免在新闻现场摄影时,快速而频繁地变换镜头策略,以免新闻“失真”。但在感官化新闻报道中,频繁转换的镜头策略也成为常见。《零距离》中一个2分钟的新闻,镜头转换达30余次。在《成视新闻》中,镜头的运用更为丰富,镜头的推近、拉远,目击者镜头的运用、左右上下摇镜头、特写镜头均很常见。(3)后期制作效果注重运用复杂转场效果或非转场效果。传统电视新闻在新闻场景的转场方面,一般都是采用比较简单平和的无技巧转场方式(包括直接跳转和用镜头的自然过渡作转场两种)进行画面之间的切换。但在感官新闻报道中,会多运用擦拭、溶接、淡入淡出、翻转等转场效果与分割画面、快慢动作、马赛克等后制非转场效果来增加画面的表达力。

3.听觉效果的戏剧化。电视新闻具有视听双重文本结构,画面元素的表达配以戏剧化的听觉效果会使受众产生情绪上更强烈的反应。在感官化新闻中,听觉效果的戏剧化是常用手段。(1)主持人(记者)声调的多样化。感官化新闻中的主持人常通过夸张、强调、惊讶、起伏等等不同语调,对新闻事实进行渲染,引导受众的情感变化。这种播报方式在民生新闻中更常见。《零距离》的主持人以口语化的方式播报新闻,语气中多语气词或感叹词。如播报《问题碗筷消毒厂再被查处》这则新闻,主持人的开场词就多用“啊”“呐”“呢”等语气词,并且故意夸大个别词的重音,对新闻内容予以强调,这种播报方式,此时带给受众一种气愤的情绪。有学者认为,新闻播报这种讲故事的叙述方式较易引起受众观看新闻时的注意力,也较易提高他们对新闻的辨识度,但容易降低观众对新闻核心资讯的理解。除开声调的感性化之外,现场记者在进行采访时,有时会用一种带有导向性的语气试图引导被访者按其预定的新闻思路回答问题。《零距离》中《“常回家看看”立法后,今年你回家过中秋吗?》这则新闻,记者对几位儿女未回家的老人进行采访时就问了一个预设性的问题“中秋节他们(儿女)不回来你还是有一点遗憾哈?”(2)现场自然音、后制人工音效、配乐的联合使用。在电视感官新闻的视觉元素中,现场自然音、后制人工音效、配乐等均是常用元素。现场自然音主要用以呈现新闻现场感,后制人工音效用以增强注意及新闻戏剧性,配乐用来引导观众情绪或吸引观众注意。这些听觉元素与视觉元素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感官新闻的叙事。在对《成视新闻》与《零距离》进行的分析中,我们也看到,主流电视新闻节目的感官化题材选择要少于民生新闻,但在感官化手段的运用上,二者却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三、电视新闻感官化走向预测

市场化是电视新闻感官化的幕后推手,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使电视新闻感官化形式成为可能。在感官化袭击电视新闻的过程中,一些学者开始惊呼新闻内容选择的娱乐性与边缘化、新闻播报方式的煽情化与浅表化、新闻手段选择的多样化,认为新闻的过度包装违背了新闻“真实、客观”的原则,遗忘了新闻的社会守望者的责任和新闻职业道德,使受众仅满足于肤浅的快乐和瞬间的感官满足而丧失了对自己本质的探寻和对理性的追求。对这一点,笔者认为,新闻感官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闻新现象,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它,一方面,对其的正确理解并合理运用,会提高受众观看新闻节目的兴趣,收到较好的新闻传播效果;另一方面,其过度包装与片面追求高收视率而忽略新闻本身应该具有的社会守望责任应该遭到批判。我们新闻从业者们也应该遵从自己的职业操守,自觉摒弃不良的新闻感官化倾向,正确合理地使用它,使之为广大受众服务。相信在不断地实践与批判当中,中国电视新闻感官主义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促进中国新闻节目的进一步发展。(李茂华为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

参考文献:

[1] 王泰俐.电视新闻节目“感官主义”之初探研究[J].新闻学研究,2004(81).

[2] 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3]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分享到:
(责编:谢琳(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