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学报《地球科学》,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地质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地球科学学术理论期刊。它1957年创刊,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从不定期到双月刊、从中文版到英文版、从国内走向国际,如今已发展成为载誉海内外的行业翘楚。《地球科学》(中文版)被《Ei Compendex》全文收录,并荣获2013“全国百强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英文版于1990创刊,2007年被国际《SCIE》100%收录,并先后与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等国外200多个科研机构签订了长期的赠阅和交换协议。
立足优势学科,广泛建立联系
《地球科学》创刊之际,就得到我国地球科学领域许多知名学者的关怀、支持和指导。王鸿祯院士、翟裕生院士和赵鹏大院士曾先后担任该刊主编;荣获“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的王亨君教授自1980年以来就开始从事《地球科学》的编辑和编审工作,并长期担任主编。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高质量的稿件是科技期刊的生命。《地球科学》的成长与中国地质大学的地质与矿产资源等优势学科息息相关,这确保《地球科学》拥有优质的稿源。例如浙江省长兴县金钉子课题,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青藏高原地质调查等国家重大研究进展,本刊都进行了追踪报道,出版了多个专辑、上百篇优秀文章。
经过多年的经营,《地球科学》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海内外多家单位广泛建立联系,如今其英文版已建立覆盖全面地学学科的国际化编委会,由84名编委组成,国际编委比率达33%。名家荟萃和学科优势使得优质稿件层出不穷。
国际化办刊理念,瞄准科技最前沿
随着本世纪初国际化潮流成为主旋律,《地球科学》提出了国际化的办刊方针,以办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为目标,努力提高国际论文的比率。刊物要求稿源国际化、编委国际化、读者国际化、语言国际化、审稿国际化、编辑规范国际化。可是国际化谈何容易。没有语言基础怎么办?如何建立固定的国外审稿人专家团体?投稿和审稿、出版和发行如何与国际接轨?
在原来优势的基础上,《地球科学》实施了“请进来,走出去”,“借船出海”等一揽子计划,引进英语水平高的国内外编辑和管理人才,聘请国外编委、特邀主编,加强兼职副主编组织国际稿件和审稿的力度。截至2013年,国际编委达到了28人;2007-2012年,英文版的国际稿件比率也从5%上升到36%。
为了达到审稿国际化要求,编辑人员敏锐地意识到必须拥有现代化的审稿系统,于是想方设法筹备资金,购买了国际先进的投稿及审稿平台。审稿和出版周期因此大大缩短,审稿时间最短1周,最长为2个月。为了建立匿名双审、同行评审体制,地球科学储备了20多个国家的800多名审稿专家,每篇稿件分别邀请一个国外专家和一个国内专家进行评审,对来稿进行严格、公正的审阅把关,确保了稿件的学术质量;同时,采用国际领先的软件进行查重,从源头上把关,将学术不端杜绝在萌芽中。
狠抓编辑队伍,实现长远发展
要有高质量的期刊,就要吸引和凝聚一批高素质人才。为了提高质量,《地球科学》提出了“通天彻地抓队伍”的办刊方略。“通天”就是要求主编、编辑,深刻了解党和国家科学发展的方针政策,要熟悉有关国家编辑出版方针政策和编排规范以及国际标准规范、语言习惯等;“彻地”就是要把期刊编辑培养成为精通地球科学的专家,提高编辑对稿件初审的鉴别能力和广交朋友的社会活动能力。《地球科学》编辑人员均有机会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一方面全面了解各学科的发展动向、前沿和热点问题,另一方面同与会专家加强联系邀约稿件。2014年4月,“蛇绿岩、地幔作用和有关矿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编辑部专门组织人员出席会议并向名家进行约稿。
受益于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严格编辑规范和科学的管理,《地球科学》获得了业内外的一致好评。《地球科学》编辑部荣获教育部科技司颁发的“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副主编李建威教授和章军锋教授先后于2013年和201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来源:刊博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