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湖北期刊界,不得不提翘楚《知音》。这个于1985年诞生于长江之畔的杂志,如今发行量在当今中国纪实期刊中排名第一,其经济效益在全国所有期刊中排名第一,世界期刊综合排名第五。
知名品牌的形成,得益于自1998年起《知音》为确保刊物质量而打出来的一杆旗帜:“真实、独家、有影响力”。
“真实”,就是人物、故事必须完全真实,不能掺假,不能仅靠妙笔生花,要反映生活的原生状态;“独家”,就是强调首发,或有新的视角,而不是被其它媒体炒烂了的旧闻;“有影响力”,就是作品发出后,对读者有视觉冲击,心灵震撼,在社会上能引起较强烈反响。
特立法务部铁面无私
一年撤下失实稿件40篇
擅于展现人间情感的《知音》对自己其实是铁面无私的。1998年起,《知音》成立了核稿班子,随后又专门成立法务部,筛查问题稿件,一直以来,《知音》都将保证稿件的真实性作为主编,编辑考核的重要内容。一年中,在稿件终审后到终校前查出并撤下的失实稿件,相当于两期杂志的稿件(《知音》每期纪实稿件为20篇)。
“核查一篇稿件的真实性一般需要半天,有些核查难度大的稿件需要两三天,甚至一个星期。”《知音》杂志社法务部主任喻修顺告诉记者,有些作者为规避核查,故意将自己亲友的电话提供给编辑,说这是采访对象的电话。因此,有时要核清稿件内容的的每一页都是写得满满的,上面记录着各种当事人的联系电话和查证的内容。而在案例报道中,刑事判决书是很重要的证明材料要件。一般来说,有了判决书,就基本可以判断此稿所报道的案件确有其事。但在实际核稿中,法务部副主任陈霜青和同事却发现,有的作者不惜提供虚假的判决书。有的在复印、传真时做手脚,文头、文尾是真,正文却偷梁换柱;有的甚至是作者或作者联合某些部门炮制出来的。当然,这些低劣的行为都逃不过核查人员的多渠道验证。
全国招贤力保独家
编辑每月出差组稿
为了实现“独家”,《知音》在全国各大城市发展了近百名签约作者,以便以最快的速度发出最近发生的故事。此外,每一篇纪实稿件的作者必须承诺为首发,并以协议的形式加以明确,而兄弟媒体已报道过的人物和事件,再发必须有新的角度和深度。
因为明确反对只在网上找题材的做法,严控刊发网上题材的文章,《知音》有个非常独特的做法,就是编辑必须每月出差组稿。编辑部主任关前(现任副总经理)曾到北京出差为编辑们找题材、找作者探路。关前到北京后,用了3天跑报社、出版社,却没有好发现。正当在招待所垂头丧气之时,突然有人给他推荐某出版社的一个作家。关前喜出望外,第二天自掏腰包请客吃饭,不会喝酒的他更是“舍命陪君子”。被感动的作家凌晨3点多钟带着他到办公室,说要送他一篇大稿。然而,这篇几万字的稿件与《知音》风格大相径庭,关前哭笑不得。好在那位作家在酒桌上提到了另一位出版社的编辑,他第二天接着去找,没想到,这是一位很合《知音》风格的作者,当即谈定一个颇新的题材。
觅“知音”不易,回报钟情的”知音”自然大方。从1990年起,《知音》就实行千字千元稿酬标准,高出当时国家标准近30倍、目前稿酬达到千字/1200元以上。15年坚持组织优秀作者参加世界各地笔会,共出资1500多万元,既回报了作者,又激发了作者写作高质量稿件的热情。
关系熟人靠边站
好质量让小人物感动中国
编委会主任胡勋璧表示,从40万份到636万份,可以说《知音》月发行量的每次攀升都和“篇篇可读,期期精彩”的质量标准休戚相关。为了实现“有影响力”,《知音》坚持此标准,不照顾关系,不照顾名人,在质量面前人人平等。
此外,《知音》不搞栏目分工,所有编辑可以采组和编发所有栏目的稿件,每一栏目都有较多稿件可供选择,最后发表的却是众里挑一,精中选精。可以这样说,《知音》就是在不断给自己增加压力、不断与自己“过不去”的苦战中,产生出了一批批在全国有巨大影响的作品,让一个个包括洪战辉在内的不少小人物感动中国。它是当今中国媒体转载最多、跟进报道最多、改编成电视剧和电影剧本最多的杂志。
2005年11期报道的武汉大学“背着患病的父亲上大学”女大学生黄来女,被评为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2007年15期报道的全国最小的捐肾求父女孩曹瑜感动全国,中央文明委专门拨出专款解决其困难。2012年第20期的文章《女寝室105:一个父亲“躺”进来》,写四川乐山师范学院女大学生王玲带着因车祸成植物人的父亲上大学的动人故事。主人公王玲给《知音》编辑来电:“《知音》的文章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可用十个字来评价:感人、深入、优美、细腻、细致”。 (来源:刊博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