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最新资讯

假如明天弹幕来临 也许变化并没有所害怕那样坏

郁晓东

2014年08月25日09:02    来源:北京晨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假如明天弹幕来临

  关注事件:弹幕(指由观众发送且直接显现在视频上的简短评论,可以以滚动、停留甚至更多动作方式出现)

  核心观点:也许,变化并没有所害怕的那样坏?

  继视频弹幕之后,电影弹幕成了一个热门话题,然后话剧的弹幕也开始了,不知道这股风潮能蔓延到什么地步,会出现在芭蕾剧场吗?京剧?交响乐?本版曾经批评过现在很多观众去看演出,常常忙着拍照发微博微信,忘记了安静欣赏艺术。不知道假如弹幕满天飞的时候,类似芭蕾京剧交响这样的古典艺术中的精微之处还能不能有人品味得到?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到处都是弹幕,我们的生活会如何?

  假如地铁上有弹幕:“才到亮马桥啊,这么多人,下一站怎么办哪”、“前面的帅锅,把PAD举高点喽,我看不清楚啊”、“本店工薪消费,实惠公道,C出口300米路南……”

  假如饭馆里有弹幕:“哎呀,我们这桌水煮鱼怎么还不上哪”、“今天的菜也忒咸了吧”、“厨师长:不好意思,各位亲,今天人多,忙晕了,大伙多担待……”

  假如路上有弹幕:“我说前边内奔驰,你木有毛病吧,干嘛跨着线走啊!”“诶,刚过内小红跑,美女啊!”“前边有警察啊,赶快把手机都放下吧,录像呢!”

  ……

  会如此吗?谁知道呢,可能比这个更夸张也不一定。岁数稍微大一点的人,肯定会觉得这样的生活实在太乱了,可是,弹幕未必能活得很长久,但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终极大概会是彻底地占领我们的每一寸空间和每一秒时间,而且按照现在各种的更新换代速度,估计离《黑客帝国》里那种后脑海插管子也没多少年了。

  信息化在改变社会的同时,也在极大地改变人的行为方式,其中就包括审美体验这种已经伴随着人类从摆脱蒙昧开始就逐步积累的精神领域的行为模式。也许我们会不喜欢,但是变化终将来临,艺术领域的创新或者革命,每一次都是将原有的少数人体验的精致化的古典主义向更多人能够接受并享用的通俗化推进,从顶级贵族的室内乐到一般富裕阶层以及知识分子的交响乐,再到普通大众的通俗歌曲,你可以质疑审美层次的下降,但是不能否认服务范围的扩大对整个人类的审美总体水准的提高。

  前进会带来副作用吗?当然,所谓有得必有失。而且这种得失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关于这种“痛失”我倒想到了另一个例证,笔者也是有孩子的人,在教育孩子少用电子产品的时候,基本和大多数家长一样,都是以身体健康做恐吓的大棒:看电脑久了会眼睛坏,用平板多了会得颈椎病,使手机长了会脑袋长瘤子……孩子很乖,很认真地听我的吓唬,然后——关上门该干嘛干嘛。

  想当初,老祖宗中的先行者刚从树上下来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有老人家蹲在树杈子上说:你们在地面上走久了,后面俩爪子就会钝,前面俩爪子老不用,也就没力气了,这样就不能爬树了,来了老虎怎么办啊!

  也许,变化并没有老人家害怕的那样坏?郁晓东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