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饮食社交是中国社会人际交流的一种常见形式,从传统的饮食社交到网络环境的饮食社交,交往空间的改变使得这种社交形式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更好的利用这种社交形式,我们则需要意识到这种改变和在改变中所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的通过饮食社交进行沟通和交流。
关键词:饮食社交;传统;社交网络;沟通;交流
一、中国语境下的饮食社交
鲁迅曾经说过:“中国不过是一个巨大的厨房。”从农业社会到如今的信息社会,无论社会如何变迁,人际交往是社会活动永恒的话题[1]。同时,人们的交往活动和饮食之间的关系也从鲁迅的这句话中得到了某种印证。对于这个形象的比喻,我们可以追根溯源去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找到一种理解的方式。
一方面,从平时使用的词语中就能发现中国社交文化和饮食文化的密切联系。根据人际关系亲疏程度的不同,我们把还不认识的人称为“生人”,把交情甚好的人叫做“熟人”。划分个体人际交往能力的词语中,形容在人际交流中如鱼得水的人“吃得开”,把和他人交往中有重要地位的人叫做“吃香”。另一方面,从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也能看到中国社交中体现与饮食的相关方面。春节期间全家可以通过共同吃饺子、煮汤圆进行情感交流,到了中秋节市场上月饼的热卖也说明人们通过食物进行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此外,我们也通过一些诸如“食不言”之类的饮食礼仪的规定,发现了人们能够共同遵守饮食礼仪规定去更好的认同彼此,建立沟通的可能性。无论是一些经过时间沉淀的语言,还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节日,或者一些用餐礼仪规定,不难发现地是食物或者饮食已经是在中国语境下成为人与人沟通的一种方式。
这个角度理解的饮食已经远远超过了它本身用于充饥果腹的原始形式,家人团聚吃饭、朋友请客吃饭等是人们维系社会关系的常见手段,中国人也习惯于把饮食的场所作为社会交往活动的核心,在这里人们与亲友相聚加强人际关系中的强关系,与新朋友结识去建立人际关系中的弱关系,通过饮食的方式拓展自己的社会网络,在社会交往的“大厨房”中使得饮食变为一种纷繁复杂人际关系网络的缩影。因此,笔者倾向于把这种普遍地社交方式称为饮食社交,简言之,即通过饮食的手段进行一种社会交往。这种社交方式是利用人本身的对“吃”的自然性需求来满足人们进行社会互动的社会性需求。
二、饮食社交的发展变化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面对面的人际交流,网络社会作为现实社会的延伸和发展,拓展成为人际交流的第二大互动空间。但是在这个新型的交际空间中,人们在饮食方面的互动交流仍然是不变的话题,在诸如微博、人人等社交网站上,美食分享图片的快速刷新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从饮食社交这个角度来看待社交网络,我们会发现人作为一种技术的使用者,无论是在什么样的交往环境下,它在某方面是具有稳定的性质。比如在网络社交中的饮食分享和互动,是对传统面对面共享美食进行情感交流方式的延伸,从传播内容来看体现了人们的交往内容所具有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发现饮食社交在社会交往中所具有的天然优势。话题的共通性、氛围的轻松性、情感的接近性都是饮食社交在人际交流中所具备的特点[2]。
从传统的请客吃饭、亲友共同聚餐到网络环境中的美食分享和交流,交往空间的转变使得这种社交方式也有所改变。在网络生存空间中,按照麦克卢汉的说法:“媒介作为人自身的延伸”,媒介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空间和交往方式。社交网络作为网络环境下人际交往的互动平台,从传播的技术手段、传播动机、传播形式、传播效果方面明显有别于传统的人际交往。
1.传播手段的技术性
饮食社交从传统走向网络,最明显的改变就是新形式的社会交往不开一定手段的技术支撑。
仔细观察我们的周围,你会发现好多人会在吃饭前拿出手机对着食物拍照,手机的拍照功能已经成为人们进行网络饮食社交的前提,这种社交使得饮食社交在技术的支撑下已经不仅仅是同桌人之间的社交活动。此外,人们还注重拍摄对象的美观呈现。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如Poco美食相机、食记Evernote Food等的美食摄影应用软件应运而生,各种美食摄影培训课程也相应的开设。
同时,人们拍摄过的美食主要目的是在网络上与他人共享,而社交网站正好与美食是天作之合。调查显示,有49%的消费者通过社交网站了解食物,9%曾经下载过关于食物的手机应用,发条微博说说自己刚吃下去的美味、浏览烹饪博客看看菜谱、找找最近广受好评的新餐厅[3]。正是网络技术的便利性作为支撑,人们可以在网络空间关于饮食方面进行自由、快速的沟通和交流。
2.传播动机的相对纯粹性
传统的饮食社交中交流主体通过饮食这种交往方式,主体的交流动机更加具有多样性,人们淡化了“吃”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看重吃饭所提供的交往机会。比如是和好久不见的朋友相聚联络感情,或者与同事、合作伙伴相聚洽谈事物,另外还有通过饭局建立人脉关系。可以说,在传统的饮食社交中,人们只是通过聚餐这样一种形式,其背后更具有多样性的动机。
而网络环境下的饮食社交相比之下其传播动机相对更加纯粹。人们更侧重于对事物本身的交流。首先人们通过拍摄美食,将食欲和摄影欲结合起来在社交网站上展示。人们用手机拍餐厅、拍餐具、拍前菜、拍主菜、拍甜品、拍饮品、拍朋友、拍账单……总之,与吃饭相关的所有东西,都有可能成为他们拍摄的对象。通过这些内容的展示,通常会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在其人人、微博等社交网站分享这些内容,这些话题对于社交圈中的每一个个体具有一定的接近性,他人则可以通过评论或者留言实现互动。毕竟这方面内容的分享,可以说对于每个每天愁下一顿吃什么的人来说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能够引起人们的普遍兴趣。
除了与他人通过饮食进行互动的交往动机,另一方面网络的饮食社交也是一个自我呈现的平台。按照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提出的拟剧论,人们的呈现是在一定筛选过滤后所进行的主动的印象管理,通过你的舞台设置和个人前台的装扮体现不同的个体特征。网络环境中的饮食社交,照片的呈现可以看作是一种前台设置,在什么餐厅拍,拍摄了什么食物等都可以体现不同的人所处的生活水平和所拥有的生活态度[4]。
3.传播效果的扩大化
人们通过饮食进行社会交往,是因为饮食本身是一个轻松的话题,以及通过饮食能搭建一个放松的交流环境,饮食社交能很好的表现人们一种彼此内心靠拢的心理诉求。而在传播动机相对纯粹化的网络饮食社交,其所产生的传播效果也有所扩大。
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将人际关系分为“强关系” 和“弱关系” 两种,强关系是指现实生活中同质化程度高、联系紧密的人, 弱关系反之。个人传统的社会交往一般会集中于现实生活中的“强关系”,如亲人、同事、同学、朋友, 而社交网络则在维系这种强关系的同时,促进了弱关系的拓展[5]。
一方面,社交网站中不仅有现实中的社会关系的延伸, 同时交往的广泛性使得人们能够和陌生人迅速建立联系。而网络中的饮食社交能够将在饮食方面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用户联系到一起,实现了“弱关系”的发现与建立; 另一方面, 社交网站中提供的“加好友”、“分享”、“关注”、“粉丝”、“转发”、“评论”等功能,在信息流动中实现交流双方的互动,从而促进了“弱关系”的沟通。
此外,反过来思考,网络中的饮食社交也可以拓展到人们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交往,人们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可以对感兴趣的食物交流之后相约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共享。
三、饮食社交走向网络的问题反思
饮食社交从传统形式走向网络,其手段、方式、目的有了很大的变化,在以饮食作为切入点进行社会交往的同时,淡化了传统形式中以关系维系为主的目的。也可以说,其饮食社交的社会性的目的弱化,相反的是饮食对于人本身的自然属性的回归。
这种自然属性在社交网站上的回归,并不是人们通过饮食忽略了社会交往的目的,而是将侧重点放在饮食本身,将饮食作为自我呈现的方式和手段,这样也不是饮食社交的初衷和目的,而且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比如我们无法忍受在食物摆上桌之后,朋友首先围着食物进行全方位的拍摄,随后又会花费一定的时间整理图片和编写要发布的文字。现实中的交流活动刚刚开始,又拿起手机看社交网络中是否有人回复,随后又拿着手机进行虚拟的人际互动。这种得不偿失的交流方式,让我们常常听到了社交网络毁了生活的抱怨,同时人们也发出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坐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的呼声。人们忙着用手机分享美食却往往犯了顾此失彼错误,忽略了当下饮食社交中所要进行的情感交流。
采取技术中性论的观点,一种技术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关键还是取决于使用技术的人。所以我们应该是利用好各种美食应用软件和他人分享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将网络中的饮食社交作为拓展自己人际关系网络的一种方式,借助饮食社交本身的传播特性为弱关系的建立进行牵线搭桥。而不是人们丧失主体性被工具所奴役,在虚拟的人际互动中得不偿失。
饮食社交在中国社会下对于人们进行人际互动和人情交往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对于个体的日常交往,或者是社会组织的协调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传统点对点的饮食社交到网络环境下点对面的饮食社交,两种形式的饮食社交都各有其自身的优势和问题。我们需要做的是利用好这种社交方式,在现实空间和网络空间中维系自己的关系网络,以饮食作为切入点、用饮食社交这种方式更好地同他人进行沟通交流。
参考文献:
[1] 陈运飘,孙箫韵.中国饮食人类学初论[J].广西民族研究,2005(3).
[2] 张梅.饭局的功能与过程——一种中国人的饮食文化[J].东方论坛,2007(4).
[3] 百度百科.社交网络与美食[EB/OL].http://news.zol.com.cn/ tech/ 92996.html.
[4] (美)欧文·戈夫曼著.黄爱华,冯钢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5] 裴斐.从基本需求到社会互动:对中国饭局现象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