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2期

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结合的典范——

访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冯应谦教授

张 园 李凯波

2014年02月12日15:29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编者按: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是享负盛名的传播教育及研究中心,尤精于国际传播、新媒体、流行文化和大中华传播研究,作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广泛聚集海内外学者,极大地促进了港、澳、台与祖国大陆乃至国际华人华侨的学术研究与交流合作,为国际传媒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院长,在文化研究领域,他深入亚洲流行文化研究和理论建设,成绩斐然;在媒体全球化研究方面,他注重研究文化产业和在中国与亚洲的跨国媒介企业,建树颇高;在香港本土文化研究方面,他潜心研究香港电影工业在面对好莱坞和其他国家强大竞争下的生存途径,观点独特;在新闻传播教育领域,他致力于培养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的传播人才,理论创新……他就是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冯应谦。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冯院长,您好!欢迎做客《今传媒》。可否简要地介绍一下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冯应谦: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创始于一九六五年,是香港传播教育和研究的先驱。我们创造历史,我们很多毕业生都是本地以致海外新闻、广告、公关、电视、电影和各种新媒体传播的专业人员。我们的同学不但拥有卓越的专业技能及分析能力,更怀着热诚及爱心服务社会。我们鼓励学生要有所承担,为社会作出贡献。我们的教授是严谨的学者,立足于中西学术的交汇点,以比较角度研究传播问题及创造新知。我们致力培养研究生成为干练的学者,擅用扎实的研究方法与技巧,亦拥有稳固的理论及学术根基。

本院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大家庭,除了一众教职员、研究员及同学外,我们还有超过3500名校友。我们将于2015年庆祝本院成立50周年。

记者:我们了解到,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一直很注重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和创新思维,同时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平衡与结合,多年来,为我国培养了众多的优秀传媒人才,请问贵院在培养人才方面有什么创新之举?

冯应谦:我们在课程设置方面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特别注重实践教育。本院的研究生课程是在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分别有研究博士、研究硕士及五个修课式硕士课程。本科课程分为三个专业范畴,包括新闻编采、广告与公关及创意媒体与新媒体,每个专业范畴均设有实习学科,包括出版中文实习刊物《大学线》、英文实习刊物Varsity及活动推动统筹实习点子计划(Pinpoints),让同学有机会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

此外,本科课程又提供双学科课程选择,包括新闻与传播学及工商管理学的双学位课程,以及新闻与传播学及社会学的双主修课程。

本院的研究博士及研究硕士课程让研究生在自由的学术环境下在不同领域中探索知识,而本院也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会议,扩阔视野,与来自各地的学者交流。近年来,本院研究生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中取得学生论文奖项,包括ICA、AEJMC、NCA等,成绩卓越。本院又设五个修课式硕士课程,包括全球传播文学硕士、新闻学文学硕士、广告社会科学硕士、企业传播社会科学硕士、新媒体理学硕士,每年学生人数超过350人,课程着重理论与实践并重,除本院资深学者教授理论课程之外,更邀得业界资深人士作兼任讲师,与同学们分享工作经验,为社会培训具有思考能力的专业人才。

本院又创办及出版中英文期刊各一本,与香港浸会大学共同出版的中文期刊《传播与社会学刊》已纳入了TSSCI,而英文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亦已纳入了SSCI。我们又创立了中华传媒与比较传播研究中心(简称C研中心),致力于大中华地区传媒和比较传播的研究,积极促进世界各地传播学者的对话,使C研中心成为学术交流的枢纽。本院另设有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CCPOS, 前称传播研究中心),为学术、政府、非牟利、及商业机构进行高质素的研究。

我们的使命是要致力培养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的传播人才,课程理论与实践兼备,鼓励学生开展全球视野,训练分析及表达能力。本院承传专业,锐意创新,因应东西方传播学术交流枢纽之利,致力培养拥有扎实理论基础和方法功底,并以创造知识为己任的传播学者。在瞬息万变的传播环境,恪守专业价值,关怀人文精神。

记者: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创立的英文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CJoC)被纳入SSCI,对于期刊仅仅创刊四年便被纳入SSCI,您有什么看法?

冯应谦:CJoC学刊是由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创立,并由Routledge出版,于2008年创刊。CJoC学刊被纳入SSCI,乃学院近年其中一项成就。学院必须多谢所有曾参与投稿或审稿的学者、编辑顾问委员会的成员及各位读者在过去几年的支持。CJoC是一本学术期刊,宗旨是鼓励从理论、实证及方法学三个层面提升中国传播研究的水平,从而更深入了解全球的媒体、资讯及传播现象。学刊定期刊登运用社会科学或人文角度的学术文章,范畴包括大众传播、新闻研究、电讯传播、修辞学、文化研究、媒体效果、新传播技术、组织传播、人际传播、广告与公关、政治传播、传播法规与政策、及其他传播学相关范畴。

记者:近年来,两岸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学术交流的氛围也空前浓厚,开展学术交流对两岸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请问近几年贵院在和内地开展学术交流过程中取得哪些成就?

冯应谦:本院一直以来与国内多间大学有密切联系,老师也会不时拜访不同地方的大学,切磋交流学问。近年也与内地多间大学开始合作研究计划,例如复旦大学,也与清华大学签订了老师交流协议,又与中国传媒大学合作设有学生交流项目。另外,本院正努力推动成立全球华人传播学会,并于2013年初由香港中文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签署了筹备委员会意向书,学会旨在增进香港、内地、台湾及海外地区的华人传播学者之间学术交流。本院期望日后能更多与不同地区的大学开展合作计划,共同为大中华地区的传播研究发展作出努力和贡献。

记者: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被推崇为享负盛名的传播教育及研究中心,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请您谈一谈,贵院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做了哪些工作?这些交流活动对贵院的发展有什么推进作用?

冯应谦:本院年前创立了中华传媒与比较传播研究中心(简称C研中心),C研中心着眼于「中华传媒」与「比较传播」研究,这不仅代表着我们在传播研究中的强项,也是我们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中心的研究员当中既有中华传媒研究的权威专家,也有积极从事比较传播研究的学者。「中华传媒」,是指关于中、港、台、澳等华人社会传播现象的研究;「比较传播」是指大中华内部或是与世界各地的比较研究。C研中心经常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到校举行讲座,成立一年多以来举办了超过十场讲座,讲者均是来自世界各地知名的传播学者,如David Hesmondhalph、Lisa Henderson、Adam Clayton Powell III等等。

此外,C研中心每年举办访问学人计划,以及定期举办国际会议,为海内外学者提供交流平台。本院近年举办过的国际学术会议包括2012年的New Direc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and Media Industries、2010年的Internet Turning 40以及2008年的华人传播想象会议,其中有些会议由国际的研究基金资助举行。

此外,本院又与世界各地的大学签署了学生及学者交流协议,让本院的学生及老师有机会前往不同的大学进行学术交流,院校包括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Hallym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Melbourne等。

记者:学术界一直有一种论调叫做“跨学科研究”,在您看来,传播学是否也应该跨学科研究?如何研究?

冯应谦:我们一向是跨学科研究,我们的教授及学生研究不同领域中的传播学,研究的范畴涵盖政府、企业、广告、新闻、文化研究、社会、经济、民生等各个领域。我们也取得了不同范畴的研究资助,近年来,本院老师获得的研究资助计划包括:“The use of social media for political and civic engagement: A study of Hong Kong citizens”、“Hong Kong People's Cultural Values and Beliefs: A Mixed-method Longitudinal Study”、“Mapping the Hong Kong Game Industries: Cultural Policy, Creative Cluster and Asian Markets”、“Marginal Groups and Media Empowerment: A Study on Chinese Migrants”、“Staging the 2012/13 Budding Innovators Award(Digital Media)and Provision of Related Teacher and Student Training”等等。

此外,本院的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CCPOS,前称传播研究中心)亦为不同范畴人士包括学术、政府、非牟利、及商业机构进行高质素的研究。中心的目标是:1.进行跨学科、系统化及革新的社会及媒介研究;2.理解新闻工作、媒介、文化、市民、传播科技及民主之间的相互影响;3.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意研究组织,探讨人们对新闻、政治及社会问题的态度;4.作为一个论坛,透过民意研究,提供意见及重要的讯息给政策制定者、新闻工作者、学者、媒介机构及公共团体。

记者:您在媒体全球化的研究方面成绩卓著,请您谈谈您都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

冯应谦:我的研究专题是亚洲地区的流行文化及电视研究、媒体与文化传播、香港人身份认同、年轻人与性别认同、新媒体与公共空间等,我在2013年由国际出版社Routledge出版了Asian Popular Culture: the Global (Dis)continuity一书,也于学术期刊发表不少论文,范围包括电视研究及中国社会文化现象、香港青年网上游戏文化、流行音乐文化等,而我现正与澳洲的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进行一项有关亚洲媒体制作的国际研究计划。教学方面,我主要教授传播理论、传播研究方法及数据分析、流行文化与文化研究、以及创意媒体等课堂。

记者:在各领域加速全球化的今天,您怎么看待“贝塔斯曼”式的国际传媒集团的出现?

冯应谦:正如我在Global Media, Local Capital一书中提及,大型的跨国传媒机构对全球的影响日渐深远,以贝塔斯曼为例,贝塔斯曼试图采用“本土化战略”开辟中国市场,在上海成立公司,举办贝塔斯曼书友会,不仅向中国出口传媒产品,还与中国伙伴合作制造适合中国市场的传媒产品,希望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然而,像贝塔斯曼这样的跨国传媒机构与中国的传统世界观有一段距离,也对中国本土情况的认识不太深刻,因此对中国的影响不是特别大。

记者: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共同出版的《传播与社会学刊》已是香港、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传播学研究的重要期刊,作为期刊编辑和创立成员之一,您一定对传媒期刊的编辑和出版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新媒体时代,您认为如何办好一份传媒类专业期刊?请您不吝赐教。

冯应谦:一份好的传媒类专业期刊必须要保持自由发行原则,编委员必须国际化及坚持不偏不倚的原则,对稿件进行不记名审阅(peer blind review)以确保文章质素。

作者简介:张园,今传媒杂志社编辑,主要从事传媒研究;李凯波,今传媒杂志社编辑,主要从事传媒研究。

冯应谦,男,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1998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博士学位,其国际知名的主要学术贡献涉及下述三个领域:文化研究和流行文化、媒体全球化和文化产业。主要的学术著作有国际知名出版社Routledge在2013年出版的Asian Popular Culture: the Global(Dis)continuity,新书Global Capital, Local Culture: Transnational Media Corporations in China (2008年在纽约出版)是目前唯一一本对中国所有主要的跨国媒体集团作出全面分析的学术著作。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