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24小时滚动新闻

《舌尖2》3月开播 吸金8000万堪比《私人订制》

2014年02月02日10:38    来源:文汇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舌尖2》3月开播 吸金8000万堪比《私人订制》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舌尖2》)将于3月首播,由于第一季的大热,第二季在立项之初就被厂商追捧,投放广告超过8000万元,堪比电影《私人订制》的植入广告。

  纪录片的市场影响力能和电影大片平起平坐,被不少人当作纪录片迎来产业春天的信号,并对纪录片的商业开发充满想象。中国纪录片真的“马上有钱”?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舌尖2》的商业号召力只是个案,“面对商业开发,纪录片不能滥用人气,为追逐利益损害真实和真诚。”

  纪录片商业吸金比肩电影大片

  《舌尖2》的美食内容比第一季增加20%,涉及全国30多个地方的美食,足以令荧屏前的“吃货”兴奋一阵。不过在业内看来,更抢眼的是《舌尖2》收获的8000万广告。业内人士任先生表示,这意味着纪录片获得了和新闻、影视剧、综艺节目比肩的人气,正在成为资本“集中火力”聚焦的优质资源。获得8000万元的广告支持,国产纪录片是第一次,这个数额几乎和以市场运作闻名的冯氏电影不相上下。冯小刚的电影《私人订制》,凭借房产、汽车、旅游景点、交友网站等植入广告,获得8000万元。相比冯小刚十多年积累的品牌效应,《舌尖2》收获商业关注的速度可谓蹿红。

  “按照影视行业的惯例,商家赞助某文化产品之后,还将以1∶1的比例投入宣传资源,这意味着商家将投入另外8000万,帮《舌尖2》做宣传。”一位圈里人告诉记者,在电影中植入广告的商家,还会利用电影元素为自己的商品做广告,这些宣传商品的广告,也在无形之中增加影片的曝光量。“也就是说,《舌尖2》的商业价值在广告商眼中至少值1.6亿元。”

  纪录片植入广告等于自砸招牌

  不过,遭遇商业的密集关注,是否会影响纪录片的真实性?广告产品是否会被偷偷植入《舌尖2》?

  “我们都不敢说自己是《舌尖》摄制组的。就怕被饭店馆子的老板架走去拍他们的东西。”一位参与《舌尖2》拍摄的纪录片制作人告诉记者,找上门来寻求“合作”的商家太多,许多人都希望通过纪录片推销自己的美食产品。

  不少商家还通过新媒体打起了《舌尖》的主意。早在去年1月,《舌尖2》尚未开拍之时,就有一段号称为“《舌尖2》预告片”的视频在微博流传。后经核实,这段视频其实是一段品牌宣传广告。更让《舌尖》剧组哭笑不得的是,还有“记者”追问总导演陈晓卿,“您觉得某某品牌的产品怎么样”。

  “想做纪录片,就必须拒绝植入广告。”刘文表示,尽管国内纪录片正在尝试商业化,但是纪录片的真实性原则不能丢。“《舌尖》的动人之处在于真实,这种真实不仅是镜头下的食物和人物,更是故事中的感情。《舌尖》的品牌来自真诚,其中如果混入广告,观众就会产生不信任,等于在砸自己的招牌。”

  大部分纪录片依旧“谈钱色变”

  从《故宫》到《外滩》,中国的纪录片大片越来越好看,也越来越有商业品相,热门纪录片的海外收购价高达每分钟1万元。纪录片行业真的“脱贫”,甚至收益不错?

  “不是所有的纪录片都会有《舌尖》这样的高关注度。”刘文告诉记者,放眼整个纪录片行业,一部片子依靠自身的影响力收回投资成本的并不多。以英国广播公司BBC这样的海外影视巨头为例,其一年制作的十几部纪录片中,也只有三四部“名利双收”,观众能记住的往往也只有《人类星球》、《地球脉动》、《美丽中国》这样投入大、社会反响高的片子。

  “1分钟1万元只属于顶级纪录片,更多的纪录片‘每分钟300元起,能卖到1000元就心满意足。”纪录片制作人林航告诉记者,大部分纪录片“谈钱色变”,依旧在挣扎,“能有影视剧这样影响力的,不到纪录片总量的1%。”

  业内人士表示,纪录片行业想要生存,往往需要依托一个频道或者一档栏目,在推广热门纪录片的同时,“打包搭售”一些不那么热门的纪录片。比如去年11月开播的辐射全国的纪录片栏目《纪录中国》,以每年5000小时节目的“纯投入”,尝试培育纪录片市场。“纪录片也应该走出荧屏,将产业链延伸至实体消费。”刘文表示,继去年央视纪录频道联手国家大剧院举办“美丽中国”大型纪录片交响音乐会之后,接下来会有更多的纪录片商业拓展,甚至会引入品牌做户外产品,并推出旅游合作项目。“面对商业诱惑,纪录片得Hold住,不能舍本逐末放弃价值判断和专业理想。”记者 王磊 张祯希

(来源:文汇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