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视听界》>>2013年第6期

地方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落点

吴伟刚 吴霄

2013年12月16日14:32    来源:视听界    手机看新闻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地方主流媒体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应担当起社会责任,及时、客观、准确地报道突发事件,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缓和社会矛盾,起到有利于当地政府处置事件的催化剂作用。

一、第一时间:快速反应,稳定舆情

重大突发事件的瞬间性和强烈性,要求地方媒体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时效性不仅是新闻的价值所在,还在社会预警、减少以致避免重大危机的发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地方媒体应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避免公众猜测,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在信息化时代,任何一个突发事件,在短短几分钟内就能传播到全国甚至全世界。如果对本地突发事件保持沉默不做报道,或捂住不说,只会让外地媒体捷足先登抢走新闻,使事态陷于被动尴尬境地——各种负面报道和流言蜚语甚嚣尘上,以讹传讹,民众陷入惶惶不安之中。突发事件是捂不住、堵不了的。如果只想着怎么躲,怎么摆脱干系、推卸责任,或抱着侥幸心理,不及时报道,往往造成更被动的局面。

由于信息接受有先入为主的特点,突发性事件又往往夹杂着一些扑朔迷离的传闻,特别容易引起社会舆情混乱。地方主流媒体不能置若罔闻,而应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政府做了什么并正在做什么。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要求新闻记者在第一时间以“抢险”的精神和速度抢报道,用最短的时间向公众发布有关消息。但是,抢时效不是没有判断的抢发。媒体对突发事件应准确分析,顾全大局,严格纪律;从对党、对人民、对社会负责的角度,判断事件性质、影响;谨慎选择报道时机、口径、范围、规模,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从正面报道,起到稳定人心、稳定社会的作用。

二、第一现场:主动介入,正本清源

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地方媒体记者应深入现场,多得第一手材料,主动介入,准确研判,加强舆论引导。地方媒体往往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慎之又慎。究其原因,是担心报道把握不当,激化社会矛盾,引发不稳定因素,给当地政府增添麻烦。这样的慎重是必要的。但也因为媒体报道的滞后甚至失语,引发社会的广泛猜疑,导致失真的信息和流言的泛滥,非常不利于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时有效地处置危机。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媒体应“早说话、多说话、说明白话”:全面、深入地客观分析,掌握时机,讲究方法;报道力度、切入点选择、新闻报道体裁选择等方面的处理与把握应恰当,避免出现副作用;以事实说话,迅速查询和引证相关专业知识,对于一时难以核实的情节,宁可不报,不能错报;语言客观、精炼,具有贴近性、亲和力,避免使用带有明显感情色彩的语汇;认真做好与被批评者及其领导的核对、本媒体部门领导的审核;尽量完整跟踪事件发展,做到多角度、多层次报道,多挖掘突发事件的正面价值;不得进行消极有害的炒作和渲染,杜绝可能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报道。

三、第一速度:滚动刷新,引导舆情

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与舆论引导,是对媒体应变能力和舆情掌控能力的考验。突发事件发生后,媒体应第一速度开展舆情搜索,并根据事件的性质、规模以及舆情状况作出研判,及时处置。在报道时应尽量完整地跟踪事件发展,做到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客观介绍。建立舆情收集和研判机制,密切跟踪社会舆情、互联网舆情动态,及时反馈情况、评估影响、制定对策,为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提供依据。重视突发事件的网络宣传引导,发布正面权威消息,组织网络评论员有针对性地跟帖引导,积极主动引导网络舆论。对突发事件发展作滚动式的报道,不断地进行内容上的刷新,使事件发展的脉络清晰可辨。配以与事件有关的背景资料和各方反应,扩大报道面。重大突发事件的动态报道让受众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有一个整体的而不是支离破碎的了解,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把握全局,对事件的性质、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作出正确的判断;吸引更多的受众关注事态的发展,关心事件中人的命运,监督危机处理的进展,并促成事件朝着有利的方向转化;有效地避免新闻失实。

四、第一高度:化解危机,树立形象

突发事件报道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策略性很强的工作,应坚持健康、向上的基调,遵循及时、客观、准确、理智、稳妥、有序的原则,有效主导舆论、引导舆论、影响舆论,做到新闻传播与社会稳定的有机结合,通过全面平衡的新闻报道协助政府恢复有序的社会秩序。

要使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有利于政府的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置,必须考虑如何对待媒体、利用好媒体,依靠媒体来影响和引导公众舆论,控制局势、稳定局面、凝聚人心。期待地方媒体有化重大突发事件带来的舆论压力为发展动力的勇气,通过突发事件报道,把公众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社会的健康发展上来,把公众的心态和智慧引导到稳定和谐、安居乐业上来,这才是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价值取向,是媒体的功能优势和政治责任。

地方媒体应协助地方政府接待好外地媒体记者,既要克服忽视外地媒体、轻视外地记者的心理状态,更要杜绝对新闻采访一律拒绝回避的消极思想,坦诚、自然地应对记者,引导他们前期客观公正报道,避免突发事件冲突升级,中期展示处置危机的具体行动,赢取公众的理解和信任,后期扩大正面宣传,重建声誉,重塑形象。

(作者单位:宜兴市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
(责编:王立娟(实习生)、赵光霞)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