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视听界》>>2013年第6期

限娱令 限唱令 限晚令

时统宇

2013年12月16日14:15    来源:视听界    手机看新闻

突发奇想:把本文标题的“三限”作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考题,一定有不少人写不出来。不过,电视人除外。

“限娱令”发布得最早,也是争议最多的。其中,“娱乐节目的界限不好划分,什么叫过度娱乐化说不清楚”;“管理不能管得太细,太细了就管死了”这两种说法最为走俏。

“娱乐节目的界限不好划分,什么叫过度娱乐化说不清楚”,这是一种装糊涂的说法。“限娱令”明确提出:“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问题并不是简单指节目类型,而是节目创作倾向问题。”这道令牌中列举了形态雷同、过多过滥的婚恋交友类等七大类节目,明确了总量控制的目标;对如何衡量电视节目的过度娱乐化倾向提出了四大原则——功能原则、元素原则、效果原则、总量原则,并分别列举了职场招聘节目、矛盾调解节目做了举证。相信只要不是出于单纯收视利益的考虑,所谓“说不清楚”的说法可以休矣。

“管理不能管得太细,太细了就管死了”,每次电视节目监管措施的出台都会招来这种说法。“限娱令”迎难而上,监管措施细致而具体:每个上星综合频道每日6:00—24:00新闻类节目不得少于2小时,18:00—23:30必须有两档以上自办新闻类节目,每档新闻节目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而对过度娱乐化严重的七类节目的控制也是明确而具体。实际上,就像对三聚氰胺、膨化剂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的检测必须细化一样,对文化人的电视产品的检测,能细的为什么不细?手头有一个现成的例子: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从2012年12月13日开始实施由参众两院通过的一项立法——电视节目中间播出的广告的音量应该和节目的平均音量保持一致,不得大幅提高广告的音量。够细的吧。

“限唱令”更细更具体,就是针对卫视选秀节目的。有限资源的重新配置引发几家欢乐几家愁,有点抱怨和无奈也属正常现象,更重要的是节目也有个反季节现象。我参加过央视《梦想星搭档》的看片会,这个节目也是被限唱而延后播出的,现在看来可能是因祸得福,为什么一定要去血拼呢?

到了“限晚令”,所谓的争议几乎绝迹,因为这已经和风清气正过“两节”相联系,就像高档烟酒不好卖,高档餐馆生意清淡,老百姓和舆论没有不叫好的。“节日荧屏回归理性”、“节俭办晚会 节味一样浓”,这样的新闻标题仅仅是应景文章。去年中秋曾有9台晚会抢占荧屏,今年只剩下央视和北京2场,而且做了大量瘦身和精简,据说北京卫视中秋晚会的经费只有去年的20%。一些综艺晚会“大户”纷纷退出“秋晚”舞台,“坐下来聊民俗”、《汉字英雄》、钱江潮的直播等扫去了以往晚会的豪华铺张,屏幕显得干净和安静。

在“三限”中,“限晚令”是最成功、最到位的,它与党中央的八项规定、反对四风、十一条禁令紧密相连,更与民生紧密相连——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房价居高不下,而晚会的豪华场面,特别是明星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出场费,能让老百姓没意见、没看法吗?高档月饼少了,荧屏也清爽了,你听说老百姓不满意了吗?电视的豪华风整治了十多年,这次可谓举重若轻,一剑封喉,估计往年现在就开始忙活的跨年晚会,今年真的要消停了,就像茅台的股价从最高时候的三百多跌到现在的被腰斩,你觉得要止跌了吗?

因此,我十分赞同管理层的这样一种态度和立场:上星频道是综合频道,不是专业频道,更不是娱乐频道,不能办成空中大舞台。价值观是卫视频道的第一定位,社会责任是卫视频道的第一要务。恰恰在卫视这一安身立命的基本问题上,这些年来卫视频道价值模糊、底线下移的事件时有发生。相信经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电视行业的“四风”问题会有一个根本的好转。

分享到:
(责编:王立娟(实习生)、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