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电视新闻记者现场出镜播报的传播形态已成气候,颠覆了以往电视新闻的演播厅(主持人)加短片(事件画面、解说及同期声)的传统播出模式。这种传播形态还颠覆了新闻采访的定义。传统的新闻采访定义虽有多种表述,但都被限制在“采集式”上,如为了获取新闻而对客体所进行的包括观察、询问、倾听、思索和记录等的调查、采集活动。这种“采集式”的限制,因电视新闻记者在事件现场的出镜播报,而被“报道式”或“传播式”所打破。作为单纯获取素材之手段的采访活动,也揉进了记者的一种表现自我的成分。记者在传播事实的过程中,使自己也成了所传播的信息中的一部分,从相貌到语气到动作再到神态,甚至语言使用的水平,无不随着事实的传播而展现在观众眼前。这种“表现式”的成分,与以往新闻采访仅表现为“记录式”有着天壤之别。记者在新闻现场用出镜的方式直接描述事件状态、来龙去脉,代表观众向有关人士提问,综合各种评价等,其整个行为过程所需要具备的综合能力,也与以“采集”为要的“传统”意义上的记者截然不同,换言之,并非任何一个记者或主持人都能胜任。这种建立在传统新闻人业务素质基础上的综合能力,大致由六种共同构成。
一、表现力
这在记者的出镜综合能力构成中,无疑是最重要的。以往电视记者的表现力,往往体现在文字符号的使用和画面的抓怕、构图及组接技巧上,记者出镜时,不使用文字符号,不担纲拍摄,甚至省去了后期处理环节,因此,其表现力通常表现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1.语言表现力。语言表现力是出镜播报形态得以成立的关键。语言表现力不仅体现在口齿清楚、吐字准确,叙说流畅、语速有度,发音入耳、声调得当等形态层面,内容的表述也不可忽视。不仅能说,还要会说,即不仅要完成“说什么”,还要展现“怎么说”。一般而言,在现场出镜播报的新闻事件有“预知”和“未知”两种,预知的经过事前准备,实现“怎么说”问题不大,而在未知的突发事件现场,就要在迅速了解事实的前提下,临场构思内容,选择最佳角度,组织合适词句。这好比是一场“遭遇战”,全凭硬功夫,既要有灵气,也要依赖平时经验的养成。出镜记者可以经常就所见所闻做一些口头作文训练,既锻炼了迅速抓住问题、提炼主题、选择角度的能力,也便于逐渐形成口头表达链与思考表达链同步推进的表达习惯。
电视语言中最重要的是画面语言,因此即便是出镜播报,也要注意避免用记者的叙述替代可视画面的通病。比如一条在某化工厂爆燃事故现场的出镜报道,爆燃状态因记者的出镜被遮挡,记者的口播完全可以用画面加解说来取代,否则对现场交待得再清楚,可视性也大打折扣。能通过镜头反映的不多说,镜头无法反映的才是说的重点。比如爆燃发生时的声响,周围震动的情况等已经“过去了”的状态,特别是气味、目击者的心理反应这些画面无法表现的情况,都是说的重点。
2.形象表现力。面容姣好、身材俊拔这些先天条件可以提升记者出镜时的视觉效果。但是,没有理由苛求出镜记者一定像主持人那样标致过人,相貌普通的记者一样可以担纲现场出镜播报任务。形象表现力主要是指记者在现场播报时的形象处理上,应力求接近现场环境和氛围。比如不要涂脂抹粉,不穿奇装异服,不要佩挂过于显眼的装饰物。某台有位成名的男记者,去建筑工地采访高温作业的工人,在面向镜头描述时因阳光过于强烈,而戴着一副墨镜,结果受到观众和同仁的口诛笔伐。
3.行为表现力。出镜播报不同于演播厅播报,无须像主持人在演播厅那么中规中矩,而应以丰富的肢体语言来增加画面的活力和语言的感染力。即便是现在演播厅出像,很多主持人已经离开了座位的限制,在站立或走动中不断以肢体语言来配合口播。反倒是很多记者在出镜时过多地受制于传统主持模式,手持话筒,规规矩矩,肢体语言还不及演播厅里的主持人丰富。比如在事故现场、灾难现场、战争现场,我们看到的是出镜记者笔直的身姿、泰然处之的神态和不紧不慢的语速,恰恰是破坏了事件状态的传播效果。
在一些特殊场合,肢体语言还完全可以突破身体的移动和手势。比如在汶川地震的现场报道中,有位正在出镜叙说救援被埋者的女记者,忽然中断描述挥着手对摄像记者说:快,拍那边。原来,一个被埋数天的人此刻被拉了出来。在担架经过身边的时候,女记者不是躲开,而是不失时机地上前扶了一把。这个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用处的动作,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构成了现场播报救援过程的一部分。这就是肢体语言恰到好处的运用。
二、自信力
自信力是自信心作用于行为的力,受心理素质左右。记者不是主持人,缺少面对镜头说话的训练,在一般人眼里,摄像机的镜头具有极大的压迫感,人人交流无障碍并不等于人机交流无障碍。很多记者初出镜时都有这样的体会,平日里口若悬河,一旦交流对象变成了冷酷的镜头,大脑顿时一片空白,说起话来语无伦次。
不难看到,当主持人担纲出镜播报时表现要比记者自然得多,这与主持人早已习惯了人机交流是分不开的。因此,作为随时可能出镜的记者,平时不妨做一些强化人机交流的适应性训练,比如有目的地将其与口头作文练习结合进行。
三、应变力
目前,出镜播报大多数还局限在对预知或已知事件的报道上,即便是直播状态下的连线,记者出镜叙说的作用也仅仅是表明“我在现场”,其所说的内容完全可以用画面加解说取代。有价值的“出镜”,是在突发事件的现场,在未知状态下出镜播报。
在很多预知的现场,事件的发展往往因出现意外而转化成未知。最典型的是发生在1963年11月22日下午的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遇刺事件。肯尼迪前往达拉斯市访问并向50万欢迎市民演讲,是计划内的事,对于记者,是预知的。但肯尼迪突然遇刺中弹,却是未知的。一位名叫丹?拉瑟的CBS电视网记者,在这一震惊了全球的事件中充分表现出了一名职业记者出色的应变力,仅用不到10分钟的准备,就一口气作了长达17分钟的现场播报。美国观众从他的出镜描述中得知:总统倒在了血泊之中。时隔18年,美国第四十任总统里根在华盛顿一家酒店结束演讲后遇刺,仅仅6分钟,遇刺现场的播报就出现在美国的荧屏上了。
事件过程向未知方面转换,是不以现场出镜记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出镜记者的应变力将随着这种传播形态的常态化显得愈发重要。
三、推断力
推断力体现的是记者的逻辑思维水平,由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构成。判断构成推理的前提,并通过推理导出结论。在事件现场,出镜记者对所见所闻首先要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判断一旦失误,推理过程再无懈可击,也推不出正确的结论。比如某台一女记者出镜播报一老农在自家一口井中打出一“怪物”的事。涉世未深的女记者想当然地判断这是一种菌类,并以此推理出这种菌体即民间所说的“太岁”,在一边介绍这物体的形状、抚摸的感觉时,一边头头是道地介绍什么叫“太岁”。结果,有观众一眼看出,这不过是男用的自慰器。
判断正确,但推理不合规则,同样得不到正确结论。比如某地一下水道惊现人的肢体。当地电视台记者赶到现场后,告诉观众发生了一起杀人分尸的恶性案件。记者的推理过程是这样的:如果杀人分尸,那么肢体残缺不全。这里发现了残缺的肢体,当然是凶杀案所致。这个结论未必成立。因为逻辑学告诉我们,“如果”是“那么”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其规律是,有前件必有后件,但有后件未必有前件。事实也是如此,那些肢体,不过是附近一家医学单位对人体标本处理不当的结果。
四、归纳力
人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有两种,一是演绎,二是归纳。这是两种方向相反的思维方式,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前者经常被我们用来证明“真理”。比如某地出台了一项新举措,于是一些媒体会到处采访一些实例来证明这一举措的正确。其实,对事物真理性的认识,用演绎的方式是得不到的,只能通过归纳的方式,即从许许多多的个别中,不断抽取共性的东西,才能不断接近事物的本质。
相当多的人喜欢并习惯于用演绎的方式去认识事物,这种方式也大量存在于新闻报道中。但是在事件现场,如果用演绎的方式去描述、认定和评价,就有可能犯报道失实的错误。比如在重大车祸现场,如果凭想象或先入为主地认定,这是由于疲劳驾车酿成的,然后去找能证明其疲劳驾车的迹象和旁证,就可能偏离真相。
在事件现场,迅速将各种反映、议论、评价综合起来,并归纳出有代表性的要点,还要与分析、判断结合起来进行,这样才能保证报道尽可能地接近事实真相。
五、控制力
记者现场出镜播报的控制力,应包括播报行为的把控和自身情绪的控制两个方面。很多未知或预知的突发事件现场总是混乱的。记者不能控制现场也不可能左右事态的发展,但应该能够控制、支配自己的行为。
对出镜行为的控制与支配,除上述能力外,还体现在善于找到最佳的播报位置,这一般要从四个方面去把握。一是所处位置少受干扰,二是自身及机器的安全,三是有利于现场画面的拍摄,四是便于转移。如上述某化工厂爆燃事故,记者以现场为出镜背景,结果挡住了现场状态,当记者用手一指说现场如何如何时,摄像机镜头却摇不过去,于是整条电视新闻画面人不离镜、镜不离人,大大降低了画面语言的效果。
有些现场状况,很容易左右记者的情绪,这就要求记者必须冷静、清醒地控制自己,以有效支配出镜行为。如31岁的记者丹?拉瑟在出镜播报肯尼迪遇刺时,也难免因事件过于重大而慌张,在长达17分钟的播报中声音一直都在微微打颤,但却把肯尼迪遇刺经过和达拉斯恐怖而混乱的现场交代得有条不紊。
当然,记者也是人,情绪难免受见闻影响。你可以在节目之外宣泄甚至放任一下情绪,但出镜时就不行,必须冷静地面对眼前的一切,控制情绪,迅速而有条理地进入播报状态,并确保所叙客观公正。这也是现场报道传播形态对出镜记者心理素质的特殊要求。
六、抗压力
现场的压力来自于方方面面,且各种各样。如事件现场的混乱、嘈杂,事故现场的血腥,其他记者或现场人员的干扰,事实真相的不确定性,冷酷的摄像机镜头、夜间播报时刺眼的灯光等,在几乎每一根神经都要饱受刺激的状态下,迅速了解事态,确定重点,组织语言,找到出镜最佳位置,还要与摄像、灯光人员配合,以及准确把握播报的口径、分寸等,确非易事。没有相当强的心理抗压力,播报的质量就大打折扣。
抗压力不仅体现在承受住各种压力完成面对镜头的口播,更体现在于播报过程中还能自如地运用相关电视手段。每一个担纲出镜的记者都明白,现场播报和现场传播还不是一回事。比如,对地震灾难现场救援,用现场播报,就是把现场情况一口气说出去就完成任务了,但如果是现场传播,则要在报道的同时,将现场的画面尤其是现场原生态声响“揉进”你的播报里,如求救声、呻吟声、敲打声、建筑物坍塌声、风雨声、指挥救援声、喊话声、最后的喝彩声等,以形成一种立体的传播效果,实现电视独特的传播手段。就目前的出镜行为而言,我们看到的是绝大多数还停留在现场播报阶段。提高临场抗压力,将出镜行为由现场播报推向现场传播,这不仅是电视报道形态的发展方向,也是电视记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作者单位:南京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