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3年·第11期

论校园新闻“走、转、改”的原因及做法

杨季钢

2013年11月06日13:53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本文通过对当下校园新闻的现状进行揭示,指出校园新闻的不足,并且说明校园新闻的根本所在,为校园新闻的采写编提出方法。指出了校园新闻为何也要实行“走、转、改”的原因及其做法,为校园新闻的采写落实到实处做了理论结合实践的阐释。

关键词:校园新闻;走转改;实施办法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新闻战线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走基层”就是要解决新闻只重视上级满意,忽视群众满意;媒体想说的事情,人民群众不感兴趣,而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媒体又不敢报道。“转作风”就是要改变记者傲慢、浮躁的工作作风,以及机械呆板的报道方式,应景应付,“以偏概全”,宣传成绩掩盖问题,揭露问题则一无是处等问题。“改文风”就是要改变套路程式化,空洞说教,或对一时不明确的街谈巷议、奇文怪论、名人轶事、花边新闻进行刻意炒作等问题[1]。所以,在这里我们依托“走、转、改”活动的契机,认真分析校园新闻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其根源。

一、校园新闻的现状

1.为了“新闻”而“做”新闻。当下媒体环境中已经屡见不鲜地出现了“假新闻”。为了博得受众的眼球把新闻事实夸大甚至无中生有,很多受众对媒体的洞察力与敏锐性不强,看到此类假新闻不假思索地相信该报道,如此推动媒体越发狂妄地编造假新闻以博得受众的青睐,而如今中国受众维权意识不强,对“假新闻”虽然深恶痛绝但又不知如何进行控诉。出现在校园中的“假新闻”多半是一些“万能新闻”,诸如“扶老人过马路”、“走进敬老院”、“雪天铲雪”、“登山强健体魄”等。这类新闻多数会配以图片,更多时候出现在新闻上的图片只是当下在网上搜索或者是曾经的老照片。在校园中的“假新闻”虽然其恶劣性比不上社会媒体制造的假新闻,但社会之源源于校园,校园是孕育社会中流砥柱的摇篮,今天很多新闻从业者就是昔日在校园里从事宣传工作的学生。如果在校学生刚接触新闻就已经走向偏离新闻本身的道路,可想而知今后在新闻战线上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2.为了“领导”而“写”新闻。新闻无国界,每一个人都愿意看见“接地气”的实实在在的新闻。新闻联播的重大举措增设“走基层”版块,内容除了国家领导人出席、参与重大会议会晤以外,还更多关注民生问题,坚持把“走、转、改”落到实处。中央电视台针对该版块陆续派出88路268名编辑记者深入厂矿社区、田间地头“蹲点”采访。他们“走下去”、“沉下来”,用心灵倾听百姓心声、用双脚展开田野调查、用镜头捕捉时代变迁。为观众奉献接着基层“地气”的、带着记者情感体温的新闻报道[2]。他们分别以“蹲点日记”、“第一手调查”、“劳动者”、“最美丽的中国人”等有血有肉关乎老百姓生活的新闻。2012年以“新春走基层”为主打的新闻带动了新闻频道的整体收视明显提高:农历除夕至初六,新闻频道的收视份额较去年同期提升16%,指标性栏目《新闻联播》内的相关报道,收视率比去年同期提升了27%[3]。2013年,“新春走基层”、“新春看变化”等多档新闻特别节目收视率增幅达到35%以上[4]。根据央视“走基层”系列报道改编而成的“中国——在现场”系列节目从2012年10月26日起在德国每晚播出,受到德国观众的好评。德国编导人员在节目制作过程中被“走基层”所呈现的中国画面所感动,表示他们在这些平实的素材里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尊重”[5]。而目前出现在各大校园媒体上的新闻多是某领导出席某会议、某领导看望某老职工等,新闻的主题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某领导做了这件事。在这里并非是全盘否认关于“领导”的新闻,而是现在校园新闻中所呈现的趋势一味地追着领导跑没有把新闻真正的精神在新闻中得到体现。

3.为了“更新”而“复”新闻。在媒介讯息无孔不入的今天,只要人们打开电脑、电视、报纸,就会发现不同的平台出现大量类似甚至完全相同的新闻,这样大面积的转载复制新闻已经成为了当今媒介环境下的一种常态。在媒体中,《南方周末》对于从不同视角看问题的实践应该算比较成功的。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度剖析,用独道的眼光和观点把讯息进行整理、加工、处理然后酿造成一篇观点独道、视角创新的专题或者大新闻、追踪新闻等。同时《南方周末》注重对新闻的持续关注,把新闻串起来做,把起因和结果深度考评再对其进行持续的跟踪报道的方式也赢得了受众的好评。但在校园新闻的报道中很难做到观点独、剖析深、追踪久。于是校园媒体也出现了与商业媒体同样的诟病,那就是一味地转载,商业媒体这种操作一是为了点击率,二是为了展现自身时效性,但随处可见的重复新闻出现在校园新闻中不乏有充版面的嫌疑。我们可以自问,在校读书期间首先关注的是各大门户网站还是校园新闻转载的新闻,如果为校园新闻的大量转载找一个托辞的话只能说该校媒体工作者关注当下时讯,但做校园新闻要弄清楚受众群才能更好的发表、转载新闻。

二、摸清校园新闻的根本

1.校园新闻给谁看。任何地方的宣传工作者都要明确我们的受众群是谁,他们需要什么样的讯息,如若能够解决以上问题自然会吸引受众关注你所办的报纸(网站、刊物)。在校园最直接的受众分为两类(以常见的一类高校为例):从下图可以进行简单的受众分析,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只有弄清楚受众的需求,并通过自身走访调查得到的新闻才能够触动“校园人”的生活,这样的新闻才更具有价值。

 

  2.校园新闻谁在做。校园报纸(网站、刊物)一般是在相关负责老师、领导的指导下由学生进行采编写。在校园中做新闻,首先要搞清楚“我是谁”然后再进行新闻的采编写,不然就会做出一些“假、大、空”的新闻,这样也会慢慢流失读者。以一个学生的姿态进行采访,用一个学生的眼睛告诉受众你看到了什么,用一个学生的脑袋评论你对该事件的看法。无论是新闻、专题还是评论,在校园里做新闻弄清楚自己是谁后,用最常人的思维客观地对新闻进行最后的整理再加以报道,这样也不难做出好新闻。

3.如何发现新闻。当下很多媒体从业者从学生时代做新闻就开始抱怨没有新闻可寻、没有新闻可做、没有新闻可报,其实很多新闻就在我们身边,换一个角度观察解读,让新闻“接地气”,它便成了一个不寻常并且关注度高的新闻。比如央视2012年在全球动用300多名记者发出最真实的提问“你幸福吗?”这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问题,人们每天忙碌地为了学业、事业奔波却没有来得及问自己一个最简单的问题“自己幸福吗?”这个提问在全球得到了各式各样的回答,有人说“工资低”、“失恋了要追回来”,有人笑了笑没有说话,有人说“我姓曾”。这次节目的策划人恐怕也没有想到回答的样式会如此之多,但这些朴实无华、不假思索的声音就是最“接地气”的声音;这些记者遍及全球以朋友或路人的态度提问就是最“转作风”的提问;这些最终呈现在人们生活里津津乐道的新闻就是最“改文风”的新闻。在经新闻联播“接地气”的对此进行报道后,很多新闻从业者也不禁叹息曾几何时自己也有过类似想法最终因为一些关卡没有提出方案。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新闻其实就是自己心里最想跟自己提的那个问题,以最“接地气”的方式汇聚各色讯息组织成最出色的“走、转、改”踏实新闻。

4.如何抓住读者的心。电视连续剧抓住观众心是在关键部位戛然而止,新闻不能;小说抓住读者心是在情节上推波助澜,新闻不能;诗歌抓住读者心是在结尾意犹未尽,新闻不能。能够抓住读者心的好新闻就在于它“接地气”、“有底气”、“不假气”最终才能“聚人气”。报道受众最关注的新闻,发现受众没有发现的关键,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进行客观真实完整的报道,不为博得受众眼球而炮制假新闻,这样一来受众也就会持续关注你所报道地新闻。主管《纽约太阳报》的查尔斯?达纳提出,新闻就是“使社会上大部分人感兴趣并且从未一起注意过的任何事情。”也就是报道被人们忽略但又让人感兴趣的真事。这种良性循环必然是媒体从业者对自己工作最大的期望。

三、校园新闻如何“走、转、改”

1.走基层,要走进人心。校园新闻中“假、大、空”新闻已层出不穷,内容干瘪无味没有真正新闻的价值。而“走基层”走进校园新闻,就应该切实关注到校园基层本身。我们可以尝试向自己提问,每天在三尺讲台上英姿飒爽的教师们现在怎么样;每天走进食堂就看见琳琅满目的饭菜有没有背后的故事;每天夜里脏乱的操场为何在第二天变得整洁;曾经考研失败的师兄师姐他们现在如何等。校园中有太多值得走进人心的故事还未被发现,校园中的走基层就应该走进人们的心里。把平日只关注领导出席会议的焦点放低走进基层捕捉最生动的场景,挖掘最感人的故事,加强关注学校改革发展的大事、好事、难事,不断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转作风,要转变彻底。首先作为一个新闻从业者来说,要有政治头脑保证新闻报道不偏离方向;其次要转变姿态贴近被采访人的生活,用心去感受被采访人的真实想法,提取最真实生活的故事集中向受众报道;最后寻出受众看不到的新闻,报出受众最想知道的事实。改变在校园中仅以领导为焦点的新闻态度,重新树立记者客观真实、校园记者走到被采访者身边用学生的态度进行最朴实无华的采访的好形象。

3.改文风,要改得实在。改文风就要让新闻实实在在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生活里寻找新闻的线索,最后整理成最朴质的文字报道出最生动的新闻。拒绝在以往新闻中的假话、空话、套话、废话习以为常的做法,用最简单的话语方式道出新闻本身,不说模棱两可让受众摸不着头脑的话,更不说最简单的废话。在校园中更要杜绝换名字、换地点、换主旨就能成一篇新报道的“模板式新闻”出现,要拒绝类似于口号一般的新闻在校园中出现,真真切切的改变新闻报道的方式。

 (作者系:西南大学 新闻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 胡建兵.“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应成为新闻战线的自觉行动[J].军事记者,2012(05).

[2] 央视记者走基层_新闻台_中国网络电视台[EB/OL]. http://news.cntv.cn/special/ysjzzjc/shouye/

[3] 央视《新春走基层》广受赞誉拉高收视[R/OL].中国网络电视台.

[4] http://news.cntv.cn/china/20120205/114963.shtml 2012-02-05

[5] 央视“新春走基层”题材丰富 表达生动 影响力大[R/OL].

[6] 央视网[EB/OL].http://cctvenchiridion.cctv.com/special/zzg/20130 222 /105343.shtml 2013-02-22.

[7] 管克江.“走基层”节目在德国受好评[N].人民日报,2012-11-03.

分享到:
(责编:韩鑫(实习生)、赵光霞)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