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对近十年的高校流行语研究进行了总结,包括高校流行语的概念界定、研究内容、研究特点等问题的梳理,并在述评中指出了目前高校流行语研究中存在一些问题,对后期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流行语;综述
流行语是由于社会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心理语言因素等而产生的语言形式变化。近十年来,流行语的盛行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对流行语传播的范围、形式、主体、对象等方面的研究越发具体化和系统化。正是在此种情况下,对于校园流行语、特别是高校流行语的研究进入了人们视野。高校是青年作为个体走向社会、独立承担社会重任的准备阶段,属于人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是个体在身心、知识方面承上启下的转折时期。因此,研究高校流行语对于理论和实践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现状
1.关于高校流行语的界定。尽管从期刊网查阅的近十年涉及高校流行语的文章有43篇之多,其中一篇为硕士学位论文,但真正对“高校流行语”的定义进行界定的文章却很少,仅有4篇。这4篇文章对“高校流行语”定义的界定也都是在“流行语”概念的基础上加上了“高校”或“大学”二字,缺乏对“高校(或大学)流行语”内涵的挖掘。如:王岩定义“高校流行语”为“在大学校园里广泛流行的语汇或语言形式。[1]”李君认为“大学生流行语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在大学校园中出现的,由大学生自己或其他人创造的,在大学生的口语交际中广泛流行的一种话语形式,包括新出现的高频词、短语、句子或特定的句子模式。[2]”她强调了大学生流行语的创造源、传播源不仅仅是大学生,还有“其他人”,但“其他人”包括哪些人却未作界定;李少丹认为“大学校园流行语是社会流行语的一个分支,大学生在自然状态下呈现的语言现象,是非规范化的语言形态。[3]”李少丹还将“大学校园流行语”的范围界定在“口语交际中”,并认为是自发性的语言现象;王如辰更是将大学校园流行语定义为一种社会方言,并认为这种社会方言是“由大学生自己或其他人创造的,在大学校园里广泛流传的一种鲜活的话语形式。[4]”以上对高校流行语的界定有一定的合理性,反映了高校流行语的部分特点,如流行性,但过于简单化,没有意识到“流行语”前缀是“高校(或)大学”,一个内涵丰富、富有文化意味的词;过于狭隘化,如把流行语定位于大学区域里的一种社会方言。对于流行语的方言性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如,有学者认为,“流行语应有两个层次:全民性和方言性,属于层级性问题,应区别看待。[5]”但后来的研究者对流行语的方言之说并不完全认同,学者杨文全认为流行语带有一定的方言性,但不能将所有的流行语都看成是方言词[6]。因为对前述问题的争议,在“高校校园流行语”的创造主体也出现了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高校校园流行语的创造主体为高校师生,还有的认为该创造主体既包括高校师生也包括其他社会群体。由此可见,学界对“高校流行语”的界定还处在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挖掘,丰富。我们认为,要做好“高校流行语”的界定工作,需要仔细分析,从流行语的共性中找出“高校流行语”的个性特征。既要区别于社会其他群体的流行语言,也不同于高校师生在校园里使用的一般化的普通语言。
2.高校流行语的研究特点。(1)多角度、多方法研究高校流行语现象。我国有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高校流行语现象进行了研究。例如:杨文全等(2003年)从语体学的角度探究了校园流行语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潘婉莹等(2006年)从语用学视角论述校园流行语的顺应表达现象;曾怡华(2007年)从修辞学角度探讨了仿拟辞格在高校流行语中的语言运用,孔凡勇(2010年)从模因论视角对高校流行语变异现象进行了研究,此类论文基本上是从语理的角度来分析高校流行语。还有一类论文则采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来汇释高校流行语现象,如:陈思(2002年)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002北京高校流行语的使用状况进行了研究;柳巍(2008年)、张学会(2008年)等采用访问、问卷的方式分别对武汉市、南宁市高校流行语进行了调查。(2)研究侧重面多样化。根据对期刊网近十年来关于高校流行语文章的内容分析,学者们的研究侧重点各不相同,可以分为:大学校园流行语综合研究、大学校园流行语语理学研究、对待大学校园流行语态度研究、大学校园流行语调查研究、大学校园流行语文化现象研究、大学校园流行语教育价值研究等。校园流行语综合研究包括流行语性质、特点、流行的条件、动因等研究。周建姿对大学校园流行语的特点、成因、构词方式等做了探析,认为大学校园流行语具有“生成的趋新性、使用的隐蔽性、表达的生动性和语义的模糊性”,并指出“大学生思维活跃、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多样化的媒介冲击、外语词汇和方言的影响”是生成大学校园流行语的原因。同时,他对大学校园流行语的构成方式也进行了总结,将其分为“别解、借用、新造、缩略、仿词、异称、拆字”等七种方式。这种流行语的综合研究对后来的研究有一定的引导和启发意义。高校流行语语理学研究主要是从语言学角度对“流行语”做剖析,学者们坚持理论作用于实践的方式能让语言学习者和研究者对语言学理论获得更为直观的感性认识,也能为目前大学校园的流行语现象提供学理层面的科学解释。如吴东京用语用合作原则分析大学“流行语”,发现一些流行语违反了语用合作中 “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李少丹对大学校园流行语句式的修辞应用做了分析;潘世松运用大量的案例对大学校园流行语的词语特征做了细致研究。这些语理学角度的研究对分析鲜活的大学校园流行语产生了积极的意义。在大学校园流行语文化研究方面,如薛小梅、贾俊民对语码混用的语料来源进行分类之后发现,大学校园流行语盛行的现象与当代大学生的心里特点密切相关,并能在大学校园里面产生实际的语用效果,同时还对大学校园流行语当中的汉英语码混用现象进行了阐释,并得出结论:大学校园流行语盛行现象折射出一定的社会文化意义;王岩则剖析了大学校园流行语生成的文化心理机制,认为流行语的生成与大学生“喜新求异、模拟仿效、从众”等心理相关。而对待大学校园流行语态度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可以分为反对和辩证分析两类。持反对态度的人认为大学校园流行语破坏了汉语的纯洁性,对青年学生带来不良影响;二是辩证分析的态度。辩证地分析校园流行语存在的合理性和不足之处,认为有些校园流行语形象、生动,增强了表达效果,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和胸襟,丰富其知识、技能和技巧,更重要的是,通过其自身参与,掌握一整套以现实社会的客观存在为参照的价值标准。[7]”同时也指出校园流行语存在一些消极因素,如对语言教育带来消极影响,“糟蹋了语言、使得语意混乱、杜撰了一些语言垃圾” [8]。基本上大多数学者持第二种态度。从查阅的期刊论文中涉及大学校园流行语教育价值研究论文比较少,绝大部分论文是在剖析大学校园流行语生成的文化心理机制上面提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对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等。
二、高校流行语研究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的设想
1.对高校流行语概念的界定研究要加强,如前所述,目前学界对高校流行语的界定研究还很少,这与“流行语”本身这个概念的界定存在争议有关,如,以往对流行语的界定存在过宽或过狭的误区,在过宽的界定中将流行语与佣语、黑话、谚语乃至新词术语混为一谈;在过狭的界定中把流行语局限于某个地域范围,等同于某种社会方言。正是在这种基础上,对高校流行语的界定也出现了困难。从目前的研究论文来看,学者还属于将“高校”与“流行语”两个概念简单相连,凑合到一起的状况,概念不能很好的阐释高校流行语的特质。
2.对高校流行语流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要进一步加强。很多学者在探讨高校流行语的本质与规律问题时从语言系统内部来寻找原因,如“流行语很好地体现了其词汇意义、语义、语言结构、语音形式三个方面有所创新,并且具有丰富的细节意义,流行语自身具有这样的优势才得以迅速发展起来。[9]”这条路径很好,但我们在重视内因的同时,不能忽视了外部因素。我们认为,高校流行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社会的变化发展息息相关,与作为传播主体的大学生的特质紧密相连,因此对高校流行语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不能离开这两个因素。因此,可以从文化、社会、心理角度分析高校流行语,揭示校园流行语存在的外部因素,目前研究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少,不够深刻,有的是打着文化、心理研究的旗帜做研究,但没有实质内容。
3.对高校流行语教育价值研究要加强。对于“高校流行语教育价值的研究”已经被列入了我国“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指南”,这说明社会开始意识到了高校流行语研究的重要性。尽管有学者认为高校流行语破坏了汉语的纯洁性,对青年学生带来不良影响,但辩证的看,它也有存在的合理性,是一个时代大学生心理、思想状态的一个反映。因此加强高校流行语教育价值研究,一方面有利于高校辅导员、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动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可以挖掘汉语语言中的一些“超规范化”现象,揭示流行语的内在运行机制,以此指导学生创造、使用内容健康、形式新颖的校园流语,摒弃低俗、哗众取宠的流行语。
4.运用实证方法来研究大学校园流行语的论文非常少,大部分研究者是在理论层面上对高校流行语的来源、特点、构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而且有一部分的研究者未对大学校园的流行语进行调查与梳理,仅凭主观了解对这一领域进行理论阐述。这样的文章就很难有说服力和科学性,即便有极少的文章采用了实证的研究方法,但都仅限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要想了解流行语的生成机制还应该深入的了解大学生的心理、思想状况,如通过访谈的方式了解更详尽的材料,有助于我们把研究做得更深入、细致。
5.目前对高校流行语的研究主要还是采用语言学视角,对流行语的语音、语义、语法、词汇等现代汉语规范的研究,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等视角的研究比较少,这使得我们对流行语流行的环境、以及流行主体这两大重要要素的研究不明晰。我们认为应多视角研究高校流行语现象,多开展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还可以尝试从传播学的视角来分析高校流行语传播的过程和传播的效果,该视角有助于我们全方位了解流行语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渠道与效能、甚至包括反馈。另外,近几年兴起的模糊语言研究也为我们研究高校流行语提供了新的视角,在高校流行语中一些词汇、句子具有模糊性,正是这种模糊性发挥了普通交际语言不能起到的表情达意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王岩.大学校园流行语的认知及其生成的文化心理机制[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09(1).
[2] 李君.大学生校园流行语新探[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8(10).
[3] 李少丹.大学校园流行语修辞应用论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9(2).
[4] 王如辰.大学校园流行语的特征及规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8).
[5] 劲松.流行语新探[J].语文建设,1999(3).
[6] 杨文全.流行语的界说与初步描写[J].新疆大学学报,2002(2).
[7] 祝西莹,赵雨.从大学校园流行语浅析大学生的思想动态[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
[8] 韩希明.关于校园流行语的观察与思考[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9] 李娜.近十年流行语研究述评[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