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年前的《八方集》--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人民日报》创刊65周年>>社史拾遗

二十七年前的《八方集》

郑剑 

2013年06月13日14:16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编者按:自1948年6月15日诞生起,人民日报始终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行,忠实记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见证国家发展,推动社会进步。65年艰辛奋斗,65年春华秋实,与新中国共同成长,与新时代一同进步,人民日报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人民网特别推出人民日报创刊65周年纪念专题,重温历史动人瞬间。

前不久收拾家里,偶尔发现一本封面发黄的旧书。看到作者是一些熟悉的大家,忍不住翻阅起来。不曾想,越看越有兴趣,接下来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又读了一遍。由此,引发一些联想和感慨。

《八方集》的情况大抵如下:人民日报文艺部编,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人民日报印刷厂印刷,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32开本,20万字,1981年北京第一次印刷,印数17300,定价0.85元。这些都是版权页上注明的。作者分别是冯亦代、周汝昌、黄苗子、黄裳、潘际坰、吴泰昌、吴德铎、峻骧。封面很素雅,“八方集”三个字带有变隶味道,下面是作者名字。封底上标有“大地文丛”,“封面设计:曹辛之”,“封面题字:黄苗子”。

我买这本书是它出版近6年之后的1987年1月26日,地点是河南省正阳县的正阳书店。其时,我正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没在北京而在老家购得此书,显然是因为寒假回去了。而我的家在乡下,到县城去多半是为了探访老师和同学。这样看来,我买此书带有偶然性质,深层原因是我比较喜欢具有文化内涵的东西。从书中的一些圈画和记录看,当时我还是阅读过。比如,“目录”几页,我在自己认为比较好的篇目前画了“△”;正文部分,不少地方有划线和标注;潘际坰的“坰”字专门有注音:“jiong,(书)野外”;最后一页,有“87.2,已阅(草过)”字样。虽然如此,但说实在的,书中内容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

这次重新阅读,颇有收获。书中所收文章大都属于随笔一类,谈的是读史、看戏、治学、为文、研艺等等,有古有今,有中有外,有长有短。因作者都是大家,旁征博引而用语浅近,取事不远而寓意深邃,读起来较轻松,但长知识、增见识。比如,黄苗子在《藤荫杂记》中关于丝、茶、玫瑰的考证,开人眼界;周汝昌在《物华小集》中关于北京和天津地名、风俗的记录,饶有趣味;峻骧在《艺苑漫笔》中关于舞台表演的论述,深得要领。更难得是的,从中可以体味出文坛大家们为人处世的高尚品格,以及在改革开放初期那样一种坚忍而旷达的昂扬精神。我因此妄揣,“八方集”之“八方”,可作“四面八方”讲,也可作“八大方家”讲。而“方家”者,懂行有道之人也。

怕妄揣致误,又希望多了解一些该书的“背景”,我特意向文艺部的蒋元明同志请教。据讲,这些文章都是当年本报文艺版上刊登过的,作者都是名家、大家,他们使文艺版增辉,也吸引了大量读者。至于成书过程,我未深问,蒋没细述。报社的一些老人也许知其端详吧。

上述情况,使我更生奇趣。大千世界,茫茫人海,许多事情和现象发生了和发生着,看似了无痕迹,其实其中可能大有机缘。人民日报与她的每一个员工之间各自有着怎样的机缘?这可能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话题。这本27年前的《八方集》,就是目前所能找到的把自己与人民日报联系起来的唯一“物证”。而我买这本书的时候,断然没有想到后来到人民日报工作,有缘接受更多大家的教诲、更多佳作的濡染。我因此格外珍惜今天的岗位、今天的机会,也希望人民日报能刊登更多的好文章,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更多的好书。

(来源:《社内生活》2008月03月14日 第4版(副刊) )

分享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