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1948年6月15日诞生起,人民日报始终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行,忠实记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见证国家发展,推动社会进步。65年艰辛奋斗,65年春华秋实,与新中国共同成长,与新时代一同进步,人民日报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人民网特别推出人民日报创刊65周年纪念专题,重温历史动人瞬间。
红旗渠是林县(今河南林州)人民在巍巍太行建树的一座社会主义的历史丰碑。近半个世纪来,有150多家媒体,老、中、青三代1600多名记者采写、拍摄过红旗渠建设和红旗渠精神,发表的各类文章计约上千万字。其间经历了建设时期、“文革”时期和改革开放三个时期,这一当代中国新闻战线独特的历史现象,很值得反思。
《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及时充分地报道宣传了红旗渠及红旗渠精神。笔者掌握的资料显示,《人民日报》老中青三代记者报道过红旗渠建设和红旗渠精神的有200多人、发表文章300多篇,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
目前查到的《人民日报》最早报道林县水利建设的文章,是姚力文1957年采写的通讯《社会主义的脚步》。当时,正值林县二届二次党代会召开之际,县委书记杨贵代表县委提出了“全党动手,全民动员,苦战五年,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誓言。这篇通讯对林县县委和林县人民,是多么大的鼓舞啊!
红旗渠是1960年2月11日动工的。5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金柯的通讯《人和岩石》。作者写道:“我们到了引漳入林工地,漳河在山西省,与林县紧邻;林县缺水,县委就领着社员远奔山西省去牵进一条水龙王来。漳河两岸,太行山的坡度好像刀切的一样,社员们就在离地100多米的高空腰系绳索,足蹬悬岩和岩石搏斗……太行山的雄伟气势,在人民的冲天干劲面前,显得黯然失色了!”
1961年1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县委书记杨贵的署名文章《摸大自然的脾气》。当时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有人对红旗渠工程说三道四、迫令红旗渠工程全线下马。杨贵和林县县委实事求是,让大部分民工回村休养生息,只留300多名青年坚持打凿“青年洞”。文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红旗渠,但通过总结林县县委和林县人民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按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办事的经验体会,实际上起到了为红旗渠建设撑腰壮胆的作用。
1965年4月红旗渠总干渠通水后,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切。10月底,林县红旗渠以及全国52个大寨式农业典型在北京农展馆展出。预展期间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参观了展览。
不久,人民日报社记者宋铮到林县采访。12月18日,《人民日报》头版几乎用整版并转二版刊发宋铮采写的《党的领导无所不在》的长篇通讯并配发社论。今天再看《人民日报》那天的版面安排,人们还会为这篇通讯和社论而震撼!中央领导的肯定和《人民日报》的社论,使林县县委和全县人民备受鼓舞。原计划三条分干渠用3年修成,结果只用了1年就提前完工。1966年4月20日,林县人民隆重举行红旗渠三条干渠通水庆典。4月21日,《人民日报》一版报道红旗渠通水庆典的消息,二版用一个整版刊发通讯并再次配发《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的社论。社论中说:“林县县委知道,引漳入林,这是林县人民的迫切要求;实地勘察表明,虽然工程十分艰巨,但是完全可能做到。林县县委懂得,举办大多数群众迫切要求的事情,就一定能够办成。正是这种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无限忠诚,对人民利益的高度关怀,使得林县县委敢于不顾一些人的责难和反对,毅然决定在最困难的时候挑起了这副重担,把改造自然的斗争坚持到底。”今天重读这些文字,仍然能够加深我们对于执政党执政为民的理解。
二
1966年夏秋,“文化革命”开始,杨贵和红旗渠陷入了灭顶之灾。9月21日凌晨2时,安阳地委造反派星夜围攻林县县委揪杨贵。9月24日,中办秘书局简报反映:“安阳地委副书记xxx带领干部包围林县要揪县委书记杨贵。”李先念阅后批转当时分管农业的谭震林副总理:“震林同志:林县工作是搞得好的,但我没有去过,总之在全国出了名。地委一些同志这样搞法不好,并且与中央近来发的指示不符,你看后可转陶铸一阅。”随即,谭震林、陶铸向周总理汇报。周总理让电话通知河南省委:请杨贵同志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遗憾的是,总理的指示被地委造反派扣押了。不久,李先念、谭震林、陶铸就因莫须有的罪名“靠边站”了。安阳和林县的造反派还跑到北京冲击人民日报社,揪斗副总编辑陈俊和宋铮、李克林,要他们交待“你们是奉谁的黑旨意报道红旗渠、说林县县委是马列主义核心的”……此后,杨贵成为“走资派”被撤职批斗,红旗渠支渠配套工程被迫中断。林县的群众把杨贵抢出来送往山西劳模李顺达家躲藏避难。
1967年6月10日,杨贵被辗转送到北京。多次采访报道过红旗渠的新华社老记者方徨和程竞明出于正义和友情,冒着风险把杨贵接到自己家里避难养伤,人民日报记者宋铮闻讯赶来帮助。随后,这3位记者又联名给周总理写信,说我们过去遵照中央指示多次到林县采访报道红旗渠,县委书记杨贵是难得的好干部。现在被打得遍体鳞伤,在我们几位家里东躲西藏,请总理帮助。周总理及时批转河南省委领导:怎么能说林县搞资本主义呢?你们要保护杨贵同志。随后,杨贵在周总理的保护和敢于仗义执言的新闻记者的支持下参加林县“三结合”,红旗渠支渠配套工程重又上马。
1969年6月3日,《人民日报》情况汇编1560期反映林县红旗渠支渠建设和巩固壮大集体经济的情况,李先念看后当即批示:“印参阅文件,加发农业、水电、商业、轻工、化工部,推广林县经验。”7月6日,林县30万干部群众汇集到红旗渠支渠建设各主要工程周围,热烈庆祝红旗渠建设胜利竣工。7月9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发表了《林县人民十年艰苦奋斗,红旗渠工程全部建成》的消息,二版刊发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一曲凯歌》的长篇通讯。
毋庸讳言,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在六七十年代采写、编发红旗渠和林县工作的报道时,难免带有当时的历史痕迹。但除去极少数是当时特定的政治产物外,大多是在“穿靴带帽”下反映生产建设和各条战线的工作以及群众生活内容的。
三
1990年4月5日,红旗渠迎来了通水典礼25周年纪念日,人民日报记者徐如俊特地赶来,采写发表了红旗渠发挥巨大效益,红旗渠精神激励林县人民创造新的业绩的重点报道。
1993年7月8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刊发了记者李杰采写的《红旗渠精神光耀中原》的长篇通讯并加写编者按:60年代,林县修建红旗渠曾名扬神州,他们艰苦创业的精神鼓舞了全国人民。而今,红旗渠的情况如何,林县又有什么变化?今天发表本报记者的这篇报道,可以回答人们关心的问题。他们在新的岁月里,把艰苦创业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融为一体,趟出一条新的成功之路。从这一点上说,林县的经验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有可借鉴之处。
8月29日,中共河南省委作出《关于学习林县人民创业精神的决定》。同日,《河南日报》发表时任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的署名文章《让林县人民的创业精神在中原大地弘扬光大》。9月20日,温家宝同志在省委决定的报告上批示: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弘扬艰苦创业精神。林县的经验值得重视,建议由中办和财经小组办公室作些调查研究。10月7日至12日,国务委员陈俊生专程到林县调查研究,写了《关于河南省林县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的调查报告》。10月23日,李鹏同志在该报告上批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中国是否需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林县人民作了很好的回答。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已经和必将继续产生巨大的力量,希望各地、各行各业特别是农村各级干部都能从林县经验中受到启迪。这样,红旗渠精神被推向了全国。
1998年国庆节前后,电视连续剧《难忘岁月——红旗渠的故事》在央视一套热播,在全国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人民日报》10月15日9版发表了杨贵同志的署名文章《红旗渠精神的思考》,文章以“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本”;“敢想敢干、实事求是是红旗渠精神的灵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红旗渠精神的体现”;“红旗渠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四个小标题为骨架,对红旗渠精神作了精确而又深刻的阐述。
2004年国庆节前后,“红旗渠精神展”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展览了18天,22万观众踊跃参观。《人民日报》18天里刊发21篇报道,其中容量较大的通讯、侧记、专访9篇,评论2篇,全方位、多角度、大容量、深层次弘扬宣传红旗渠精神,这在新闻史上并不多见。
赘文至此,读者或许会问:《人民日报》为什么对红旗渠建设和红旗渠精神情有独钟?让我引用《人民日报》2004年10月15日四版《人民论坛》专栏姬业成写的《共产党与红旗渠》一段文字来回答吧:“看了红旗渠精神展,引发出许多感想。想得最多的是共产党和红旗渠的关系。红旗渠的修建是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一次展示。红旗渠在河南林县,但红旗渠精神属于全国人民,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我们的时代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和干部,都特别需要弘扬红旗渠精神。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办成更多大事,创造更多奇迹,把国家建设得更强大,使人民生活更幸福。”
《新闻战线》 2007 年 第 10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