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1948年6月15日诞生起,人民日报始终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行,忠实记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见证国家发展,推动社会进步。65年艰辛奋斗,65年春华秋实,与新中国共同成长,与新时代一同进步,人民日报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人民网特别推出人民日报创刊65周年纪念专题,重温历史动人瞬间。
晋冀鲁豫人民日报是1946年5月15日,在河北省邯郸市创刊的。组建该报印刷厂的,主要是太行新华日报印刷厂的同志,还有军区印刷厂、太行新华书店印刷厂的部分同志参加。记得当时的排字房,有赵铁柱、曹友林、李跃堂、张久林、马松珍等技术人员,加上学徒工不满20人。还有机器房、校对科、刻字房、铸字、打版等部门。在我的记忆中,刚建厂时约有50多人。到1948年初,增加到80余人。
为了保密,印刷厂对外叫“永兴印刷公司”。该公司位于邯郸东大街马路北向。院落好大,东西有平房数十间。正北盖的新房,还未封顶,听人讲是新排字房。高大的房子,光线充足,还安装了电灯。在太行时,排字用煤油灯照明,到城市第一次看到电灯,见了世面,内心很高兴。
7月份的一天上午,忽然接领导通知,要求报社必须在当天下午5时前撤出邯郸市。顿时可忙了,各个班组连中午饭都未来得及吃。特别是排字房,要整理铅字字架,字架装不好,铅字就会撒掉。不到下午5点,伙房同志发给每人几个馒头。大家按时出发,连夜向西北方向走去。第二天上午8时多,来到目的地武安县南文章村,没有休息,就马上整理车间,安置排字架,准备出报等工作,一直干到晚上10点多,大家才休息。
在南文章村大约工作了三个多月。在这期间,周景融同志从冀南来到排字房,陈瑞卿、李琦、姚勤同志等也新调来报社,排字、校对增加了新生力量。
大约是1946年的10月初,又接到通知,让我们第二天向山里迁移。忙了一天,当晚我们就步行出发。第二天上午来到河西村,这里是编辑部和电台的驻地。印刷厂则在距河西村约二里多路的田儿庄村,除了印刷外,印刷厂的其他部门都在一座大庙内(据曹德贵同志回忆,印刷车间在田儿庄村的另一座小庙内——编者注)。大庙离田儿庄村不到一里路,周围是庄稼地。庙内共有二十余间房子,前后两排大高房,有东西房数间。我们进庙未停脚,就打扫卫生。当天晚上,我们打地铺住在庙内。第二天就开始工作了。邰志胜同志当时是通讯员,每天送稿子、送大样,要从河西村编辑部到田儿庄印刷厂跑好几次。第二年春天,为防敌机轰炸,领导决定在庙西边山沟里打了六个窑洞,把排字、打版搬到窑洞内。
1948年,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我们大部分人员于5月中来到河北平山县里庄村。(来源:《社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