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真待人 童言处世 童心治学——童兵的人生三味--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

童真待人 童言处世 童心治学——童兵的人生三味

徐玲英

2013年02月05日13:17    来源:新闻爱好者    手机看新闻

走在复旦新闻学院的校园内,“童爷爷”既是学子们对他的爱称,也是对他的尊称,虽已年过70,但他以一颗童真之心,与人相处,给人授课,把一门令人生畏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上成了“童趣横生”的国家级精品课,成为复旦学子最爱蹭的课之一;在国内外各类学术论坛上,总能听到他“童言无忌”的各种发言,为新闻改革鼓与呼,为媒介增权呐与喊,为学科建设奔与走,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位新闻学博士生,到如今的学界权威,几十年来他的名字与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始终紧密相联,不仅是作为一个见证者,更是作为一个亲历者与推动者;从经典的“马克思新闻思想”到前沿的传媒与舆情调查,从新闻传播的学科建制到中西方新闻理论研究的系统比较,他用童心治学,从经典切入,却始终关注前沿,以一个学者的智慧,为新闻这门实践之学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撑,在对新闻学理论进行正本清源的同时,以一个学者的良知为波澜曲折的新闻实践提供力量支撑。

他就是童兵,人如其名,虽朴素却难掩华采,用童真待人、童言处世、童心治学,诠释人生三味。

童真待人,亦师亦友多角色

如果要为童老师画一张素写,我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身体前倾,大步走来,手里拎着一个鼓鼓囊囊、四四方方的大黑包。不用猜,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文稿、资料或是作业。坐下来,从包里先拿出一张纸,上面一二三四五六七……,整整齐齐已经写满了今天的各项活动事程。

有时候我想,童老师每天就像一台不停运转的精密仪器,在他的刻度表上,学校、科研、学生、会议就是四大指向。据说金属也有累的时候,作为学生,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童老师感到累的时候,能好好休息一下……

——新闻学院2005级博士生马汇莹

我的博士论文在开题前和童老师一再讨论,初稿出来之后,童老师就连夜审看,并提出了很多重要意见;最后当我的论文在院里获得了高分之后,本来可以申请学校的优秀博士论文,但是由于事先申请了涉密限制,就不能递交优秀论文的申请。这对于导师来说是一件挺遗憾的事,但童老师坦然地说,你对访谈对象的承诺更重要,这是做人的品德,我相信我们都有这个境界。

在我的毕业典礼上,童老师和我们家人的合影笑得如此灿烂。我不禁想:缺席的父亲若在此时,大约也是这样开心的吧。师恩如父,原来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觉!

——新闻学院2009级博士生蒋为民

这是摘自复旦大学2012年“我心目中的好导师”投票网站上的两段文字,朴素的描述中却有令人动容的真情。作为一名教师,教学几乎是童兵生活的主要内容:给本科生上课,给志德书院的90后新生们讲座,指导硕士生和博士生进行科研,面向全校开公开课……在他满满的日程安排表上,上课是绝对的高频词,没有之一。

在给新闻学院本科生入学的第一课上,他在课堂上作调查: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学生各有多少?来自西部地区的学生有多少?……回到办公室,他忧心忡忡,整个新闻学院新生,真正来自农村的学生才9个,这种情况太不正常了,中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生源比例也是极不平衡……作为一名教师,他对教育公平化忧虑日增。

作为志德书院的院长,给这些90后的孩子开讲座时,他从每一个家庭的基尼系数讲起,从民生多艰谈到年轻人当自立自强,“这些都是极其聪明的孩子,很多几乎是怀着朝圣的心情走进复旦校园的,要做好每一件事、上好每一次课,不能让这些孩子失望。”这是他作为院长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书院其他老师的要求。中秋节,他给书院的学子们写信,为改善书院的条件,他动用自己的关系寻求各种社会资源的支持。

在新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里,他逐字逐句地修改研究人员递交上来的报告,不厌其烦地核对一个个调查数据,鼓励学子们要大胆创新,研究要有大格局。“他很优秀,但我希望他两年后还是回兰州大学,西部地区培养一个人才不容易,兰州大学更需要他。”他指着站里的一位博士后反复地说。

……

和天下所有宅心仁厚的好老师一样,童兵之于他的学生也是亦师亦父,对每一个指导的学生,他要求严格但又常常将批评的皮鞭“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让年轻人在宽松而自由的环境里成长、成熟。他相信身教胜于言传,因此,他恪守与人为善、严于律己的信条。8点的课,他7点半就到教室,用这半个小时和学生们交流;学生递交的论文,3天后他肯定给予回复,各种修改与完善意见写满纸页;兄弟院校、业界媒体有事相求,有空他一定答应,尽心尽力且从不爽约,即便把所有的休息日全都搭进去也无怨言。

“他们叫我童爷爷,我挺高兴的。和年轻人在一起,你永远不会觉得自己老。”这是童兵觉得做教师最大的收获。而他所不知道的是,这一声“童爷爷”背后,不仅是对他作为学院最年长老师的尊称,更是对他“童趣横生”的个人风格的爱称。灿烂的笑、轻快的步子、风趣的语言、敏捷的思维,听“童爷爷”在课堂上,讲他在《锦铁消息报》艰苦的新闻实践、讲转型期中国当下的复杂社会问题、剖析马克思新闻思想的真正价值,成为学子们最爱议论的话题。

他以童真待人,在亦师亦友亦父的多重角色中,诠释出一位名师的风格。

童言处世,自由兼容多收获

学术研究没有禁区,课堂讨论无须禁忌。研究要有问题意识,要大胆阐述,从前沿的理论去把握。

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近十年来几乎停步不前甚至有所倒退,中国新闻体制改革的步子需更大一些,应该给媒介增权。通过制度的顶层设计,以最小的成本推动改革,中国才有大希望。

“人权”不是一个敏感词,“宪政”也不是一个敏感词,新闻界首先要把这些词“脱敏”出来,从理论、概念上做一些普及工作。要正视转型期中国出现的社会阶层分化和利益格局多元化,新闻媒体不应该回避矛盾,而应正视并报道这些矛盾,并推动矛盾的解决。

就当前西方媒介而言,我认为它有三点值得我们学习:一是体制,中国新闻改革进行了20多年,但成绩不大,主要就是一个体制问题。西方的体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二是西方对权利的尊重,尤其是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如知情权、参与权、舆论监督权等,在西方几乎不成为问题。三是西方高度张扬媒体的个性,而我们往往把媒体都弄成一个样。

——童兵

作为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个新闻学博士,童兵的人生注定与“新闻”二字不可分割。1963年由上海中学入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毕业后辗转大半个中国在新闻一线锻炼,在东北锦州更是一待就接近十年。从江南水乡绍兴来到北国小城,生活的艰苦在童兵的回忆中却成了经历的一种,每月三两豆油、半斤猪肉、三十斤粗粮,这些都不算什么,只要沿着铁路一线采访过去,一路上那些“情深意长”的通讯员肯定会拿出米面、馒头好好地犒劳一下“童记者”,这种记者与通讯员之间的深厚情谊,开门办报、群众办报的力量,他至今还觉得是一大财富。但令他难以忍受的却是当时的“小报抄大报,大报抄梁效”,没有创新、只有重复,他决定离开这种浪费生命的环境,复习考研。1978年恢复高考,阔别校园10年后,他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师从甘惜分先生,从硕士到博士,从此走上了学术研究的道路。

在学术研究中,童兵更追求自由而包容的氛围,“观点不同很正常,包容是前提;学术争鸣很可贵,年轻人要创新。”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而他自己也自嘲是“童言无忌”,与那些出言谨慎、忌讳多多的学术大腕不同,他更追求在自由包容的氛围中,阐述“我思我想”。

1985年,作为一个在新闻学界“初出茅庐”的学界后生,童兵在《新闻学刊》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从哥达纲领批判看马恩的舆论监督思想》,在当时的学术氛围中,有人指责这篇文章是“借死人骂活人”。但已通读过50卷马恩全集的童兵明白自己文章所依据的事实是可靠的,权威专家对自己文章中所持的观点也是赞同的,所以虽氛围一度紧张,但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

因为有了这种切身经历,童兵更注重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年轻学者的创新研究,以“童言无忌”为学界研究与业界改革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的展江,是童兵的博士开门弟子,如今也是他的忘年之交。展江每年主持召开中国新闻舆论监督年会,童兵总是最积极的响应者;针对展江在各类学术会议上一些“标新立异”观点引起的争议,童兵总是给予客观中立的评价,认为:“对个性、有独立见解的年轻学者,要鼓励他们往前走,要给他们加油,给他们动力,而不是压力与围剿。中国需要更多像展江这样敢言的年轻学者。”

正如他对自己倾注了大半辈子心血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如果固步自封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奉为经典,不扭转在特定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扭曲认识,就不能在21世纪吸引年轻的学子们坐在课堂里,静心听他分析“为什么马克思是对的”。

“童言无忌”式的自由兼容的学术研究取向,也给童兵带来了丰厚的学术回报。作为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主任,童兵和中心同事自2006年以来共进行了80余次调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多数调查报告上报中办、中宣部、教育部及上海市委,受到重视并获得表扬,调查中心连续4年被评为上海市舆情调查先进单位,连续3年被评为中宣部舆情工作先进单位。其中,接受中宣部舆情局委托,完成舆论引导、主流价值观、突发公共事件、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等多项咨询报告,这些报告均受到重视并获得肯定。

童心治学,兢兢业业多建树

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李贽

明代大思想家李贽认为“童心”当是作文与为人的最高境界,童心即是真心,保持一颗毫无造作、绝对真诚的本心,才能具备完整的人格,写出“天下至文”。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虽有不同,但保持“童心”,摒弃虚假,却是作文做研究的共通之道。

不带任何框架与功利,以“童心”读书,多读经典,是童兵做学问一以贯之的原则。“我在人大读书时,下了死功夫读经典。50卷的马恩全集不但通读下来,还做了几十万字的笔记,那时家庭条件艰苦,每天带两个白馒头,一个大茶缸,上午入馆一直待到闭馆。”他回忆自己的治学之路,正是熟悉经典给自己带来了一生的收获,不管是当代马克思研究还是西方马克思研究,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对经典原作的阐述与理解,没有通读过经典马恩,又有何底气进行阐述与发展?

而这样的“童心”治学态度,也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2001年调入复旦大学至今,十余年间,在繁忙的教学之余,他出版专著及教材十余本,承担国家社科重大课题、教育部重大课题等十余个,在新闻传播学术刊物和高校学报上发表学术论文137篇,绝大部分发表在核心期刊上,许多项目、文章获奖。

而以“童心”做学问,自是对一切均抱着兴趣与好奇,不囿于学科所限,不固步于已有研究成果,善于多学科借鉴,站在理论的前沿上。虽是从马克思新闻思想研究步入学术研究的,但他对于新闻传播学的最新前沿与最新实践,也总是饱含热情加以关注,而这样的治学之道也传授给了自己的学生。

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林爱珺曾是童兵的博士生,她第一次独立署名发表在《复旦学报》上的文章《中国传媒产业化的法律前提——重塑传媒市场主体》,就是在这种治学之道的指引下写就的。一天,童老师拿着一份“传媒经济国际研讨会”的信函对她说:“你应该拓展自己的研究空间,传媒产业是一个新的学术热点,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很多,你应该有所思考。”

在这个全新的领域,林爱珺反复阅读、消化、调研,并多次找童老师修改选题、大纲、文章……论文写好后,童老师又带她一起参加研讨会,了解国际前沿的研究成果,完善论文。这种多学科交叉、站在前沿、保持敏锐的治学之道,林爱珺觉得受益终身。

打开新闻学院网站,童兵的头衔一连串:复旦大学特聘资深教授,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主任,新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复旦大学志德书院院长。这些头衔或是对他学术成就的肯定,或是对他领导能力的肯定,或是对他研究成果的肯定,但无论哪一个头衔,又无不与他的“童真、童言、童心”相关。人生境界有三味,而对于童兵而言,童真待人、童言处世、童心治学,即是他的人生三味。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

分享到:
(责任编辑:赵光霞、宋心蕊)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