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爱梦》是江苏综艺频道2011年7月30日开播的一档全新栏目,周六晚19:30播出(2012年起调至周六晚21:00播出),节目主体内容是每期接纳四至五位普通的“心愿来宾”,通过他们心愿的表达,再经过“梦之队”10人,将节目中设立的10万元“爱梦基金”颁出。重点是借“心愿”之名,观照人们的真实生活,记录人生百态,反映价值观碰撞,点通社会各个穴位。节目首创大型公益指导服务新形态,涉及新闻、民生、公益、服务等领域,成为地面频道的一次创新突围之举。跟踪分析《都来爱梦》播出的17期节目可以发现,对话机制的充分运用,形成了节目独特的竞争力。
一、内容的对话性
除主持人和爱梦嘉宾之外,《都来爱梦》设置“心愿来宾”和“梦之队”两大主要角色,并在每期节目中设立10万元的“爱梦基金”。“心愿来宾”是“零门槛”报名,任何人(无论家庭出身、智力水平、贫富差距、知识结构、受教育程度、地区差异、性别、年龄等等)都可以到节目中说出自己的心愿和所需基金的数额,而他们的心愿能否达成,取决于“梦之队”的10位评委,这些评委来自社会各领域,他们每人掌握当期“爱梦基金”的十分之一,决定是否颁给“心愿来宾”。“心愿不分大小,敢于说出就好,每一个心愿都值得尊重”是《都来爱梦》的宣传语,无论是心愿来宾、梦之队成员、爱梦嘉宾,还是列席现场的观众、微博达人团,都可发表意见各抒己见,参与一场思想对垒。各种角色营造了《都来爱梦》独特的谈话场。《都来爱梦》颠覆了以往电视节目的“传——受”的传播模式,构建了媒体创造的公共话语空间,使节目成为一个人人都能参与、交流、互动、对话的文化广场。
二、对话理论的自觉操作
《都来爱梦》中,对话产生于人的自我意识的凸显和因这种意识所引起的价值不自足的疑问。比如:“我的心愿是什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等等。所有言说“心愿”的人与倾听“心愿”的人都在不断地发问、反驳、解释中进行对话。每个人都会利用“差异性”来界说“心愿”。而这种差异性是不可完结的。在向他人转述某一事物时,人永远只能说出事物“在场”和“现时”的一面,而“不在场”和“非现时”的一面则难以说尽。《都来爱梦》节目始终让心愿来宾居于舞台中心,让他们发表各自的主张,不管对错,深浅,但说无妨,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说。
节目不再以一种全知全能的视角进行叙述,不再给生活和事件完整的秩序,而是运用“奇特化情节”作为引起“对话”展开的背景或中介,将一连串的“事件”转变成“情节”。《都来爱梦》中,奇特化情节会集中到危机、转折、灾祸、闹剧诸方面,以打破线性时间结构以及空间的限制。它旨在恢复人对时间、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并引起人们倾听、对话的欲望。如去年11月19日播出的第16期节目中,第二位心愿来宾敖艳红的叙事结构,就是典型的利用奇特化情节,将叙事节奏打乱,将叙事的速度“耽搁”下来,通过VCR外拍形式和节目现场演播厅部分,将情节“定格”在两点上。一点是边沿,以VCR形式营造出独白情境中的对话以及闯入的即兴的对话(如:敖艳红被母亲当面骂作神经病;敖艳红第一次退场后在化妆间接受专家的心理干预等等),场景多为大门、入口、楼梯、走廊等,可以说这里正在发生危机和转折。另一点是广场,即节目演播厅现场(如:敖艳红现场曝出从小就迷恋香港明星刘德华,称此生惟一的愿望就是去香港找到刘德华,做他的爱人,并自曝为了刘德华守身如玉,从未有和异性近距离接触的经历,不能实现愿望就离开人世……),可以说这里正发生灾祸或闹剧。这种耽搁表明,如果目的不明或虚假,急于前行有何意义?在这种情况中,人们疑惑、提问、反驳、倾听、震惊,各种形式的对话类型都挪到了“广场”这一狂欢的空间上来了。敖艳红尽管再荒诞,也没有陷入无言以对的境地。梦之队评委从一开始对敖艳红的不解,到对其身世了解后的同情,以及她退场后又返场之间的心理疏导、帮助,再到她返场后情绪的转变,都在推动着对话的展开。用前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的话来说,对话就是希望被听到,希望被人理解,得到从其他立场上做出的应答。对于心愿抑或梦想,人们有各自的标准,有不同的判断,时光流转,世事相似,重复的场景之下,其实是物是人非。《都来爱梦》可以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人的心愿就有多复杂。通过理解、同情、争议后的内在变化,找到内心深处缺少的温暖感觉。
《都来爱梦》搭建了一个平等、多元、对话的交流情境,解构特权话语,消解权威,构成一种多方言说和倾听的对话关系,达成有效沟通。节目中无论是心愿来宾、梦之队、爱梦嘉宾还是主持人和观众现场等,更多是在进行交流与沟通,规避表演的成分,对话真诚、坦率、自然,没有提前设计的痕迹,尽可能保证语言的原生态,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碰撞激烈,过程真实可信,给受众一种现场交流的真实感,符合大众传播的性质;在出现观点冲突时,主持人能因势利导,借机挖掘,深化升华主题;在对话的温度方面,尽可能给予需要帮助关怀的心愿来宾最多的话语机会,尊重对方做人的尊严和权利,充分尊重对方存在的价值,尽管对方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对他们在不同领域的贡献和创造,则充分地予以重视,尽最大可能吸取其合理的、有用的成分,体现节目独特的视角,摒弃道德审判,对各类细节抽丝剥茧,引起真实情感的爆发,实现助推心愿的指导意义;在对话的广度方面,不仅社会生活等“软”性话题得到关注,而且政治、经济、文化等“硬”话题也较多地涉及,敏感话题、边缘话题也不再是若隐若现;在深度方面,话题能多层次、多角度展开,不浮于表面、就事论事,表现出明显的分析力度。平等交流构成了节目的灵魂,节目始终传递给观众这样的信息:这些观点之间没有优劣,没有等级。节目在开播之初,采用样片试播、公开测试的形式,并打破原有编排,将样片安排在黄金时间和观众见面,由观众掌握“生杀大权”,决定节目的去留及走向;同时引爆网络,吸引网友积极参与,激励他们边看节目边留言评论,追踪利用微博等新媒体延伸传播,不断增强制造话题的能力,最大程度地扩大与场外的互动。所有这些,都扩大了栏目的对话主体、对话层次和对话范围,实现了在平等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对话交流,在共时中共鸣。
(作者单位: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综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