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日歸來》:以家國情懷開掘主題出版寶藏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他日歸來》是浙江科技社“科學家家國情懷”叢書中的一本,圖為該社展示的樣書。
64年前的9月17日,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和家人在美國登上駛往香港的“克利夫蘭總統號”郵輪,踏上歸國之旅。他以一生的奮斗為國家和民族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思想遺產。64年后的9月17日,浙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在京主辦《他日歸來:錢學森的求知歲月》新書發布會暨紀念錢學森歸國64周年座談會,重溫錢學森的愛國精神、奮斗精神、科學成就、人格風范。
故事 激發科技報國志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一批又一批海外學子學成歸國,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努力奮斗,錢學森就是海歸科學家群體中的典范。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正如浙江出版聯合集團黨委委員、浙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勇良所說,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出版《他日歸來》一書,對新時代的科技工作者投身實現中國夢的建設偉業具有重要啟迪意義。隻有堅守初心、順應時代、完成使命,才能不負韶華。
《他日歸來》選取錢學森1911年出生至1955年歸國的早年求知歲月,再現他憑借自身努力逐漸成長為世界級科學家的歷程,彰顯他遠赴海外求學隻為他日歸來科學報國的初心。
該書作者、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征集保管部副部長呂成冬說,自己在寫作中始終圍繞3條故事線展開敘述:科學自信、思想啟蒙和日常生活。他認為,這次寫作是講好和傳播好中國科學家故事的努力和嘗試。
錢學森之子、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館長錢永剛認為,《他日歸來》突破傳統的“就事論事”,用講故事的形式寫出了錢學森的成長過程。
會議研討認為,《他日歸來》引領讀者對科學家人文素養的重要性進行思考,鼓勵和啟迪當代青年心懷科技報國理想、篤行科技報國之志。
創新 拓展主題出版思路
《他日歸來》的文化史料價值在於,依據大量第一手檔案和文獻史料寫作而成,並首次公布60份珍貴照片和檔案圖片,是作者在過去10年整理、考証和研究原始檔案文獻史料的成果。
據《他日歸來》責任編輯肖真介紹,這些檔案和文獻史料主要來源於中國、美國和俄羅斯三國檔案機構館藏的檔案資料,錢學森家屬提供的大量文獻資料和照片資料,各類年譜、匯編和文集等第一手資料,以及大量中外文報刊。此外,書中還從日常生活視角還原他作為兒子、丈夫、父親、老師、學生和朋友等多重身份的立體形象,具有很強的故事性和可讀性。
中國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鄔書林認為,《他日歸來》很好地回答了“錢學森之問”,也告訴讀者“大家何以成為大家”的4個條件:良好的家庭教育,對中華傳統文化、家國情懷的學習和傳承,系統的現代教育,融通古今中外的科學研究精神和方法。他希望這本書能夠激勵更多人沿著錢老的足跡,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他日歸來》是“科學家家國情懷”叢書中的一本。作為叢書主編,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融媒體與主題出版研究院院長韓建民說,出版人和科學家同樣具有家國情懷,這套經過精心策劃、精細打磨的叢書,就是對錢老精神的弘揚與傳承。他說,今后將策劃推出更多具有出版匠心的精品出版物。
傳承 思考編輯學“審美創造”
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社長湯弘亮宣讀了“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孫家棟院士發來的賀詞:“今年是錢學森歸國64周年,紀念這一歷史對於宣傳錢學森的精神品質和學術思想、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與航天精神以及激發全國人民的愛國精神都具有重要意義。”
“選題策劃好”“作者選得好”“出版單位好”“藝術靈性好”,中國編輯學會會長郝振省用“四個好”概括了《他日歸來》的特點。
郝振省認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融媒體與主題出版研究院、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以“家國情懷”作為主題展開策劃,很好地體現了文化自信,也在策劃團隊和人才建設方面積累了經驗,由此引發了出版界對主題出版策劃人才培養的思考。作者依托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和研究平台,在多年研究積累的同時進行寫作創新,為出版界發現、挖掘主題出版物作者提供了思路。《他日歸來》由浙江出版聯合集團旗下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體現了集團主題出版形成的集群效應和產品特色。錢老在思考“編輯系統工程與美學”時將編輯工作定性為“審美創造”工作,這種思想為研究編輯學和編輯家培養指出了方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