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記者時聖宇:付出關心 換來交心
2018年09月20日08:1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付出關心 換來交心
自從精准扶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黨員干部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精准扶貧的要求,經常會深入鄉村開展“繡花”扶貧工作,對自己幫扶的貧困戶更是入戶多、關心多、幫扶多,和群眾建立了濃厚的魚水之情,脫貧攻堅已是干部群眾手拉手心連心的平台。很多群眾表示:干部隔三差五就會來,甚至很多自己還沒想到的事情,干部就給操心一起辦了。群眾之所以發出這樣的感慨也是有道理的,經過這幾年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干群關系得到了升華。
8月18日“溫比亞”台風過境,柴王村所在的河南省虞城縣谷熟鎮單日降雨量達到400.3毫米,防汛救災、轉移受災群眾成為最緊急的事情。“你看冒雨排水的、背老人的不都是干部的身影嗎?黨的好干部、好作風回來了!”有群眾這樣評價。
脫貧攻堅是一場偉大戰斗,也是一個錘煉干部的熔爐,干部作風在脫貧攻堅的具體操作中得到了錘煉,為民情懷更加濃郁。我作為一名駐村第一書記,於2015年8月受人民日報社選派到貧困村河南省虞城縣稍崗鎮韋店集村,經過兩年的努力,建好了一個班子,帶出了一條致富的路子,韋店集村於2017年實現全村整體脫貧。我於2017年6月到了一個新的貧困村虞城縣谷熟鎮柴王村擔任第一書記,目前正在為全村打贏脫貧攻堅戰而努力著,我們一定拿出“繡花”扶貧功夫,讓柴王村的群眾同全國人民一道邁進小康社會。
人生能有兩個貧困村第一書記的經歷,我深感慶幸,慶幸能趕上這樣一個好時代,讓我能夠有機會到農村,到艱苦的地方,接受鍛煉和教育,這將是我人生一筆永遠的寶貴財富﹔我很慶幸自己能夠成為一名最前線的駐村第一書記,在脫貧攻堅的大格局中,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讓個人價值融入了時代意義。
(作者為本報記者時聖宇,現任河南省虞城縣谷熟鎮柴王村第一書記)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