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擁抱變化日子美(新春走基層·拉家常 說變化)

2018年02月19日05:5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賽馬場裡慶新春
  大年初三,西藏拉薩賽馬場裡人聲鼎沸,馬術表演吸引了5000余名觀眾,大家在歡快的樂曲和精彩的表演中共同歡度藏歷新年和春節。
  本報記者 袁 泉 瓊達卓嘎攝影報道

  黑龍江哈爾濱市88歲郭大爺

  “我也學年輕人玩溜了微信”

  本報記者  劉夢丹

  又是一年春來到,家家戶戶張燈結彩。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民郭士修老人今年88歲,依然精神矍鑠。和記者說起過去一年的生活,心中是滿滿的幸福感。

  東北人重年味,上高三的小孫女聰聰難得和爺爺見一面,她親昵地挽著爺爺的手,給爺爺看她手機上應接不暇的新年祝福,老人看著孫女智能手機的屏幕上一會兒蹦個小狗,一會兒掉下來一堆“發”字,被逗得哈哈直樂。

  “十年前,我們老一輩還打電話拜年,現在啊,連短信都不用發了。你看人家這新年送祝福全在手機軟件裡就完成了,不過我老頭也不落伍,咱也有智能手機,家裡也安了WiFi!”郭士修自豪地對記者說。

  “要不我教您用微信吧,可方便了!”聰聰說。

  “去年你媽媽送我一個智能手機,自己慢慢搗鼓,我也學年輕人玩溜了微信。”說著老爺子熟練地打開了微信,跟遠在遼寧的弟弟連上了視頻。“現在高鐵這麼方便,我一定回去看看!”這對80多歲的老哥倆就這麼約好了今年的歸鄉探親之旅。

  

  山東鄒城市劉大娘

  “這個冬天溫暖又干淨”

  本報記者  孟思奇

  過年期間,魯西南開始回暖,記者和煤礦工人李燕一起到山東省鄒城市龍泉村的一戶農家走訪。

  一進門,這家的劉大娘正在晒被子。“要是以前,直筒爐燒散煤,晒出去的被子衣服一陣子就黑了,還好現在爐子和煤都換了。”劉大娘說。

  李燕解釋,現在劉大娘家裡燒的,是兗礦藍天公司研發的潔淨型煤,燃燒充分,過去散煤1噸半達到的溫度,現在燒1噸型煤就能達到。爐具可以24小時不停爐。

  “對!晚上再也不用起夜添煤了!這個冬天溫暖又干淨。家裡溫度超過了18攝氏度!”劉大娘介紹,過去,家裡燒普通的散煤,120平方米的平房溫度隻能達到10攝氏度左右,“清早坐在客廳都凍得坐不住。”

  劉大娘算了一筆賬:採暖季家裡大概用2噸煤,政府補貼后,燒型煤價格三毛五一斤,配套的解耦爐具價格約500元左右,不到2000塊錢,比用傳統的無煙煤便宜多了。

  李燕告訴記者,整個龍泉村有大約一半的家庭用上了潔淨型煤,鄒城市試點的5個鄉鎮共有約7000戶受益。

  

  四川樂山市周威洋

  “村子興旺有底了”

  本報記者  王明峰

  走進四川省樂山市金口河區曙光村徐登祥家,他正坐在客廳的沙發上看電視。

  電磁爐上的鍋裡燉著豬肘子,“嗤嗤”地冒著白煙,家裡電器一應俱全。

  徐登祥一家是異地搬遷扶貧戶,原來住在約2000米高的牛心山上。山上搬下來沒花一分錢,當地政府和幫扶單位把房子建好了,他和父母“拎包入住”。

  “豬養大了,運不下來,隻能把豬殺了,背下來。”徐登祥說,75平方米的房子,三室一廳,門口還規劃了微田園。“塊地雖小,種種蔥蒜、青菜蠻好!”

  在曙光村,像徐登祥這樣的異地扶貧搬遷戶共有14戶、34人,2017年都搬進了新房,全村43戶貧困戶都脫了貧。

  住上新房子,還要過上好日子。曙光村目前共發展荒山造林3000畝、枇杷400畝、核桃500畝、茶葉1000畝,年內可以形成集體經濟“1公司+6基地”的產業發展體系。

  金河鎮黨委書記周威洋高興地說,路修好了,房子建好了,產業發展起來了,村子興旺有底了。

  

  河南禹州市崔鬆偉

  “隻要用心,新工藝也出精品”

  本報記者  張文豪

  大年初三,河南禹州市神垕鎮村民崔鬆偉已經在他的老街鈞瓷店忙活了。

  神垕因鈞瓷而聞名。當地有民謠,“進入神垕山,七裡長街觀,七十二座窯,煙火遮滿天”,繁華背后也有燒窯造成的環境污染。

  記者問,燒窯還是用煤嗎?崔鬆偉說,“現在九成以上改用天然氣了!更加環保,溫度也容易控制。”

  崔鬆偉回憶,當時有一些人擔心氣燒出來的產品會失去原有的味道。時間証明,氣燒產品有一種獨特的艷麗感,與傳統燒制產品各有千秋。

  崔鬆偉讓記者看他的微信朋友圈,視頻中,工匠師傅正把窯口打開,溫度冷卻后,取出燒制的瓷器,“鈞瓷之貴在於高溫下的窯變,隻要用心,新工藝也出精品。”

  崔鬆偉告訴記者,為了不丟失原有傳統,當地保留了少量煤燒、柴燒窯爐,但都配了嚴格的環保設施。“一個窯爐的除塵、除硫設備下來,要花10多萬元。”崔鬆偉認為這樣的投入值得,“鎮裡環境好了,來俺們這兒的游客也多了”。旅游起色了,到他店裡的客人也增多了。

  “燒制瓷器的最后環節,還得再甄選,好的留下,殘次的打碎。窯口沒開,你不知道東西好壞。”展望新的一年,崔鬆偉充滿了自信,“日子會越過越紅火”。


  《 人民日報 》( 2018年02月19日 02 版)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