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媒體走轉改:提前過年的挖藕人(圖)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 資料圖
人民網合肥2月14日電(韓暢)臘月二十九,老鄉們還浸潤在過年的氣氛裡,安徽省無為縣襄安鎮的李志春早早吃過年飯,已開始收拾行李。得知初四氣溫會驟降,他心裡放不下400公裡外的那片藕塘。
看過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人都知道,隆冬時節,天蒙蒙亮,挖藕人劃著船,駛向藕塘深處,然后開始一天的挖藕工作。為了家人幸苦工作的李志春今年39歲,挖藕的工作他已經做了近20年了,老家在無為縣的他,將一兒一女安置在老家讀書,妻子則跟著他一起來到湖北。
藕外表雖然泥糊糊,裡面卻鮮嫩爽口,在冬天補充了極為富維生素,但是挖藕需要非常的辛苦與小心,李志春要用力氣將藕與生存與共的泥濘分離,這個過程需要小心,用錯了力道藕斷了則價格會受到影響。
大部分的藕要在冬天出售,為了保質,挖藕工人會把藕塘灌上滿滿的河水。冬天的氣溫低至零下,藕塘白茫茫一片,結了一尺多厚的冰層。李志春一早穿上重達二三十斤的皮衣皮褲。撥開浮冰,一步步踩著淤泥,摸索著前行,下午4、5點才收工,要在冰天雪地裡工作8個小時。“水深一米多,湖裡土凍得可硬了,先用手摸,然后挖出來洗干淨。”
藕遍布中國的大江南北,挖藕的方法也不同,安徽江西稱作扒藕,河南湖北稱作踩藕。燉藕湯是湖北人過年必備的一道大菜,李志春則把400公裡外的珍饈帶到了無為老家。
一天勞累下來,李志春常常會喝幾杯白酒驅驅寒,即使穿著長及胸口的厚膠皮靴,但經常泡在冰湖泥水裡,關節還是會酸痛。他伸出手掌,指甲縫裡嵌一圈黑泥,“泥裡挖了小半輩子,這手是怎麼都洗不淨了……就希望子女能出息,別像我這麼辛苦。”在外打拼多年的李志春始終惦記著一雙兒女,他說准備再干幾年,等兒子上大學就回去,年紀大了挖不動藕,在老家做點小買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