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記安徽阜陽廣播電視台高思杰 播無疆大愛的新聞人

2015年12月23日07:06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播無疆大愛的新聞人

  以拼命的狀態、用心的境界與熱愛的態度,去對待新聞工作,高思杰收獲了事業的累累碩果。但是,在成功的背后,必定是異乎尋常的付出﹔即使如此,命運也並沒有因為他的奉獻與高尚,放過對他的磨難與考驗。

  有一種感情叫歉疚

  干起工作來雷厲風行、幫助他人從不猶豫,可每當提起家人,高思杰卻往往是沉默。對工作太多的付出,對家庭必然是太多太多的歉疚。就說萬家團圓的新春佳節吧,從事新聞工作的18年裡,高思杰有17個大年夜是與返鄉農民工、武警戰士、災區群眾、醫護人員一起度過的。

  新聞工作是永遠在“路”上的事業,尤其是電視記者,更是必須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一邊是至親至愛的家人,一邊是自己深愛的新聞工作——在事業和家庭的情感天平上,高思杰一次又一次面臨著艱難的選擇。妻子平時的工作也很忙,高思杰顧不上她的事﹔老母親年紀大了,不僅平時很難有時間盡孝,還需要老人家幫助自己帶女兒,做家務。

  尤其對於女兒高雨桐,高思杰的歉疚永遠無法彌補。女兒3歲前,高思杰連一個完整的半天都沒有陪過。有一個周末,母親回老家,愛人去加班,他第一次在家裡帶女兒。可是上午九點半,他接到省台約稿,請他傳一條新聞稿。高思杰隻好帶著女兒到了辦公室。在編輯機前一直工作到下午三點半,小雨桐餓得圍在身邊直喊要吃飯。乖巧文靜的女兒,一直很少讓父母操心,可是到了去年年底,12歲的女兒走路時腳總是往裡勾,本來寫的一手好字也變得歪歪扭扭。經醫生檢查,孩子確診為腦干腫瘤,之后還發現有丘腦腫瘤。

  有一種大愛叫無疆

  病魔無情!雖然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高思杰和家人帶著女兒輾轉上海、北京求醫治療。但是孩子的病情卻一天比一天嚴重,從不能走路、不能吃飯,到不能說話,再到最后無法自主呼吸……高思杰感覺,整個過程就像一次時間倒流:當年孩子呱呱墜地,一步步學會吃飯、說話、走路,慢慢成長為一個大姑娘。現在,一切美好全消失得無影無蹤。

  2015年1月底,淮北平原飄洒下一場漫天大雪。那個寒冷的雪夜,看著周圍白茫茫的世界,看著病床上奄奄一息的女兒,高思杰夫妻在病房外抱頭痛哭。他們明白:真的留不住了,女兒真的要走了!“愛讓我們懂得付出,讓我們給予身邊需要幫助的人愛的力量!”夫妻倆想起小雨桐在作文中的這段話。經過反復商議,他們作出了一個讓常人和自己都難以承受的決定:捐獻女兒的器官,讓她的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得以延續。

  2月13日下午五點,高思杰和愛人一起鄭重地簽下《中國人體器官登記表》,決定捐獻女兒的眼角膜、腎臟以及肝臟。14日凌晨,小雨桐永遠告別了這個世界……第二天下午,小雨桐捐獻的眼角膜讓兩名患者重見光明。幾天之后,小雨桐捐獻的兩個腎臟也讓省外的兩名腎病患者重獲新生,寶貴的生命在大愛之中得到了新生。

  有一種境界叫無悔

  有著1000多萬人口的阜陽,是全國外出務工人員的主要輸出地之一。每逢春節,阜陽的春運一定是新聞的熱點。尤其是春節后,按照當地“三六九,往外走”的習俗,阜陽火車站每天都是人山人海。2月21日,農歷正月初三,外出人流的第一個高峰,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又出現了高思杰扛著攝像機的身影,只是瘦削的他更瘦了,兩鬢平添了許多白發。

  採訪、編輯、傳稿……壓抑著失去愛女的悲痛,高思杰一如既往地忙碌著自己的工作。忙完了春運,忙兩會,接著又忙著報道植樹節、學雷鋒。每天,拖著疲倦的身軀回到家中,有了空閑,他總會呆呆地想起女兒。夜深人靜時,他像過去女兒給自己寫信一樣,給女兒寫信:“願你在天堂,永遠沒有病痛。如果有來生,你還願意做我的女兒,爸爸再也不會把剛滿周歲的你丟在醫院吊水,再也不會讓3歲多的你餓到下午3點多,再也不會讓你隻能寫信給我,再也不會忽略你的一丁點兒細節……”

  今年4月1日,高思杰到有關部門填寫了自己的器官捐獻志願書,百年之后,他將捐獻自己的眼角膜、腎臟和肝臟器官。“生前愧對她,我為新聞奔跑,卻忘記了陪伴她一起成長。女兒捐獻了器官,我也會這麼做,這是我懷念她陪伴她的一種方式。”高思杰說。

  在淮北平原的原野、鄉村,在繁忙的工廠、礦山,身材瘦削的高思杰依然扛著攝像機,奔波在新聞現場,奔波在趕往現場的路上。(本報記者 李陳續)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