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上海報業集團正式揭牌成立 推進主流媒體創新轉型

臧鳴

2013年10月29日10:54    來源:東方早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上海報業集團將做新媒體孵 化器 首個合作項目攜手百度

上海報業集團昨日揭牌並與百度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集團黨委書記、社長裘新(右)接受媒體聯合採訪。 早報記者 趙昀 圖

由解放日報報業集團和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整合重組的上海報業集團經中共上海市委批准,昨天正式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為上海報業集團揭牌。市委常委徐麟、尹弘出席成立儀式。上海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社長裘新表示,上海報業集團成立后,將積極探索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在新媒體領域積極提升對外合作的水平與效果。

解放日報報業集團成立於2000年10月9日,是以中共上海市委機關報解放日報為主報組建的黨報集團,擁有10報4刊1個網站1家出版社,並廣泛介入新興媒體、資本市場、文化產權等相關領域。成立於1998年7月25日的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由文匯報和新民晚報聯合組建而成,擁有16家紙質媒體、1家出版社和10余個新媒體產品,集團積極打造報系,集成創新,拓展文化金融產品和印刷等產業。

通過體制調整改革

推進主流媒體創新轉型

組建上海報業集團,是中共上海市委在深入調研、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基礎上,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要求和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的重要舉措,旨在通過體制機制的調整改革,更好適應形勢和發展需要,更好發揮上海報業的影響力和引導力,推進主流媒體創新轉型發展。

去年底以來,韓正兩次前往市委宣傳部,深入本市主要新聞單位調研,先后召開六個座談會,與大家一起探討新技術革命帶來新媒體迅猛發展的新形勢下,本市傳統媒體轉型發展的新路徑。他要求上海的主流媒體要有強烈的憂患意識,把旗幟鮮明、態度明確、立場堅定、守住底線作為政治紀律和基本要求,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突破,抓住機遇、順應潮流、有所作為,加快傳統媒體的創新轉型,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今年9月以來,市委專門聽取調研組匯報和研究,廣泛聽取了各方意見。日前,韓正在與上海報業集團和解放日報社、文匯報社、新民晚報社負責同志座談交流時指出,中央要求上海繼續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和科學發展先行者,這必須貫徹落實到全市每一個系統、地區和單位,上海宣傳系統承擔的任務相當艱巨。他說,改革需要有勇氣、更要有智慧,隻有認清時代背景、發展趨勢,才能拿出符合上海實際的舉措,符合上海報業發展的舉措,符合我們面向未來、解決當前問題需求的舉措。改革永無止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積極穩妥不斷向前推進。

下一步將多元拓展

全媒體、文化創意產業

組建上海報業集團,是上海在多樣化信息傳播格局下,凸顯主要報紙的內容和特色優勢,加快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優化報業結構,拓展發展空間的重要舉措。

立足於“大調整、小改革”,此次新成立的上海報業集團將形成符合市場規律和報業實際的治理結構模式,做到責任明晰、產權清晰、分工明確、整合有力。集團將整合報業資源,以統籌經營為主要職責,負責制定集團整體發展戰略和國有資產經營運作,實現調整優化創新,特別是在新技術的運用、新媒體的發展、新領域的拓展上負起責任,並且高水平地為三家報社提供保障服務,形成上海報業規模優勢和整體競爭力。

上海報業集團所屬的解放日報社、文匯報社、新民晚報社恢復報社獨立建制,實行黨委領導下的總編輯負責制,以做好媒體內容業務和把握輿論導向為主要責任,傳承文脈,彰顯特色,做強品牌,發展新媒體,擴大影響力。

原兩大報業集團所屬其他報刊,將按內容類型、社會影響、品牌效應等,或歸入解放、文匯、新民三大報系,或由報業集團進行整合優化,定位調整。上海將每年為解放日報社、文匯報社注入財政資金,支持兩大報社的品牌拓展和傳播運營工作﹔市宣傳文化專項資金也將安排資金,用於支持各主要報紙發展新媒體、扶持外宣媒體和具有文化影響力的報刊。下一步,集團將在全媒體、文化創意產業領域進行多元拓展,朝著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目標邁進。

為何命名為上海報業集團

對於集團成立后各方關注的焦點問題,上海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社長裘新昨天接受媒體採訪時,作了詳細解答。裘新說,新的集團命名為“上海報業集團”是個非常重要的決定,它意味著新的集團是以報業為主業,組建集團最終的目的是讓解放、文匯、新民這三張在中國報業史上都有半個世紀以上歷史的報紙更加鮮明和有特色,在新的環境中有新的成長。

“今天報業不是昨天的報紙,報業的業是事業,紙僅僅是載體,所以,有一天,報紙沒有了,但報業作為內容的生產,我相信它一定存在。新的報業集團以報紙為核心,但我相信報紙要贏得很長的生命力,必然向報業發展,要向事業產業發展。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要一步一步走。”裘新說。 

要讓在第一線的人有決定權

對於集團和下屬解放、文匯、新民三個報社的關系,裘新介紹道:“其實是四個法人:集團本身是一個事業單位的法人,三大報社也各自是法人。” 裘新說,這次報社構建法人,可以理解為事權、財權、人權三個統一:事權,決定事權,所有版面的內容報社決定﹔財權,報社作為獨立的法人單位,在預算范圍內,有完整的經營自主權﹔人權,特別是干部的任免權,從提名、任免到獎懲,都是由報社決定。所以,事權、財權、人權三個統一,保証了報社是個責任主體。責任主體包含幾個方面,它是報紙內容和輿論導向的責任主體,也是報業經營廣告發行的責任主體,同時,它將來也是向新媒體發展、向新的品牌領域拓展的責任主體。集團應承擔戰略的發展規劃,資產的運用和管理,報業的資源的統籌。裘新同時表示,在獨立的法人范疇之內,更加有利於採編跟經營的融合,更加有利於平面媒體跟新媒體的融合,“要讓在第一線聞得到硝煙、聽得到槍聲的人,有決定權。” 

首先要做的是優化報業結構

對集團組建后,是否出現關停並轉,裘新認為,“報業集團的合並組建,一般會有兩個反應,第一個反應,權力的分配,是集權還是分權,第二個反應,報紙的關停並轉。這次報業集團的組建跳出辦報的周期律,報業集團的分工不是簡單梳理權力的分配,而是梳理資源的分配,把最合理的資源集中到我們最需要拓展的領域,包括新媒體等。”

裘新說,“報業生態結構優化的問題需要頂層設計和演繹推理。糾纏於某一個報它有沒有理由存在,是不是好,這是一個個別現象,沒法做判斷,必須做結構性、系統性判斷:整個上海報業市場能容納哪幾種報紙?早報?晚報?都市報?這個市場的容量對每一個種類報紙能容納一份還是兩份還是三份?在這兩個前提下,再看我們現在有多少東西。在這三個問題清楚后,答案就是邏輯的必然結果。所以,現在報業集團首先要做到的是優化報業結構。”

裘新還補充道,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己的報紙辦得越好,這個報紙存活發展的概率就越大,它的地位就越高,這是必然的。同樣的,市場能容納一份報紙的話,如果現在有兩張報紙,那肯定是品牌更加大、記者編輯更加敬業、內容更加抓人、特色更加鮮明的報紙有生命力。 

拓展新媒體尋找新增長點 

對於這次改革財力扶持解放日報、文匯報,裘新表示,“上海這次改革是‘組合拳’。解放日報和文匯報得到了財力的支持。財力支持代表著我們對傳統媒體的關注,是一種態度。態度是方方面面願意用最大的資源、最大的力量來支持傳統媒體的轉型發展,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或緩解傳統紙媒的經濟壓力,可以讓傳統紙媒有更加超脫的心態,更加專心辦好自己的報紙。讓報紙有尊嚴,讓記者有自尊。尊嚴和自尊是保証所有的媒體,特別是傳統媒體地位、責任、公信力最重要的東西。整個系統性經營對傳統媒體的壓力光靠財力是不夠的,光靠報紙的經營也是不夠的,所以,這也是集團存在的必要,在集團層面,通過資產運營,通過新媒體拓展,來找到新的增長點。”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