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東告別央視並非"出事" 暗指邱啟明跳槽方式不當--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馬東告別央視並非"出事" 暗指邱啟明跳槽方式不當

勾伊娜

2013年01月29日07:57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去年9月,在央視供職11年的主持人、制片人馬東離職,三個月后,他成為視頻網站愛奇藝的首席內容官,負責自制內容的策劃和電視劇版權採購。

  還在央視期間,馬東就注意到一個數據:2009年到2011年,電視節目在北京地區黃金時間的開機率從70%下降到了30%。他意識到這個行業“從根上發生了巨變”,因為就算收視率再高,數據也隻局限在通過電視機收看節目的群體裡,“如果對此麻木,就不是一個敏感的媒體人。”在更早以前,他就曾請父親馬季與姜昆做過一期節目,討論“相聲內容和形式的變遷是由傳播方式決定”。

  但跳槽后的馬東也表示,觀眾還會有機會在電視上看到他:“我希望能一直堅持做一個訪談節目。我沒有那麼多時間看書,一個禮拜跟一個人進行一次深度交流,這對營養的補充是特別重要的。訪談者職業的魅力也就在這兒。”

  認同央視文化,但我性格不適合

  新京報:據說你在2011年就提出了辭職?

  馬東:執導完那年春晚(語言類節目)后不久就提出了。我離開央視不是出事兒了,央視平台無可替代,對我非常好,在台裡也不是沒有發展,是我自己想尋求變化。

  新京報:也就是說央視給你變化空間不大?

  馬東:有,但不是我想要的變化。在體制內工作,從主持人、制片人,到導演,進入管理層,頻道管理、節目管理……一級一級往上升,這沒什麼不好,但我的性格不太適合。我想尋求刺激的、有新的東西、我又能接受的生活方式。

  新京報:去年邱啟明是因和制片人產生矛盾離開央視,你有過類似遭遇嗎?

  馬東:邱啟明我不認識,他在台裡呆的時間不長,如果骨子裡不認同,離開是早晚的事。我是接受、認同,呆了很長時間,由於個人原因選擇離開。選擇接受,就接受它整個的東西,接受了還發“威”博,時時表達與眾不同,何必呢!

  新同事用公式來討論節目

  新京報:入職愛奇藝半個多月,感覺怎麼樣?

  馬東:挺刺激的。我在給愛奇藝現有的自制節目做一些診斷、要素分析和升級,決策和執行過程比以前做同樣的事情簡單、有效率得多。

  新京報:你早年留學澳洲期間所學專業為計算機,這算是回歸本行嗎?

  馬東:沒什麼直接關系,學的東西我早忘光了,思維模式還在。公司裡有特別多特別棒的技術人員,討論節目也用公式闡述觀點。你知道,我們搞文藝的是以渲染為主,但技術基因是以相互關系、推理邏輯為基礎的,這很美妙。

  新京報:從CCTV-3的頻道總監助理,到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看名字就覺得薪酬應該有了較大提升。

  馬東:如果你想問的是錢的問題,我能告訴你,這事對我來說不太是個問題。我是個很貴的主持人,我不干這個,有更多的機會得到更好的收入。我做這件事,是因為它確實很吸引我。

  ■ 過來人談

  春晚盤旋得太久,需要哈文們來打開

  2009年是我第一次當語言類節目導演,壓力很大,總導演郎昆要求特別高。那年劉謙、小沈陽一夜成名,我當時就說春晚恢復了造星功能。當春晚的這個功能恢復了,就可以証明這是一屆很不錯的春晚。

  我和哈文是非常好的朋友,沒事也互相吐槽。去年春晚毫無疑問是成功的。我很欣賞哈文,她真的很不容易,要知道她並不是做文藝節目出身的。春晚在一個系統盤旋得太久了,需要像她這樣的人來打開。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